黎川縣中田國小

黎川縣中田中心國小始建於1936年,原名為“民國黎川縣第六區中心國小”,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黎川縣第六區中心國小”,1958年又更名為“黎川縣中田公社中心國小”,1981年更名為“黎川縣中田鄉中心國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川縣中田國小
  • 創辦時間:1936年
  • 類別:國小
  • 現任校長:陳智輝
學校簡介,校園新聞,

學校簡介


黎川中田中心國小
中田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在黎川歷來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在明清時代就人才輩出,高中進士就有30餘人,近年來中田籍的大學生每年新增十幾名,在校及畢業的研究生、博士後十幾名,現代的陳本瑞、陳裕琪、陳本真及博士後付卓等都曾就讀於該校。歷史的文化底蘊造就了中田人民崇尚學習、勤奮好學的人文風氣,所以中田又有“才俊之鄉”的美稱。
中田鄉地處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的西北部,與本市的南城縣、南豐縣兩縣接壤,相鄰三鎮一鄉,東靠黎川日峰鎮、南接黎川龍安鎮、西連南豐東坪鄉、北鄰南城上塘鎮。距離黎川縣縣城15公里,境內轄域面積125平方公里,所轄7個行政村,97個自然小組。由於該校老校舍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年久失修,破陋不堪,經查定為D級危房,必須重建。由已故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先生於2005年慷慨解囊,捐資40萬人民幣,鄉政府無償劃撥土地11畝,新建磚混結構教學樓三層15間教室,計1786平方米,由各級政府單位大力支持新建教師辦公樓三層,計671平方米,以及廚房,廁所,傳達室等輔助用房。學校占地面積11畝,校舍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並完成圍牆長160米,電動大門,師生用水的水井兩口、自來水設備等。操場面積3600平方米,綠化面積600平方米,環形跑道200米。新校於2007年9月正式整體搬遷投入使用,應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先生的要求該校又名“黎川縣中田鄉明德國小”。
學校現有教職工32人,其中女1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3人,專任教師28人,傳達室和廚房各一名職工。學生500人,分12個教學班,其中學前班一個。由於中田鄉各村地理位置分散、偏遠,為了更好地抓好素質教育,各村的五、六年級的學生集中到中心國小就讀,故有寄宿生96人,並配有一名教師專門管理。近年來,我校在上級黨政部門及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居全縣前列,多次被縣、市等部門評為“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特別是1996年的全國“兩基”考核中,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掃盲工作先進單位”、1997年又被國家教委授予“中華掃盲獎”。在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方面也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該校老師堯陸仔輔導學生在全省小製作競賽當中榮獲省三等獎,學生龔思夢、嚴思君在省明德智慧型作文競賽中也都榮獲三等獎,還出現多名老師在縣教學優質課競賽中獲獎。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於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於教師。為建設二十一世紀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近年來該校切實注重抓以下幾項工作,一、抓師德師風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習、查擺問題、梳理問題,制定方案,交流體會,並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評選“師德師風標兵”。二、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參加衛星電視師範、高教自考、電大進修與學習。學校圖書室有藏書7000餘冊,電腦30台,以及齊全的體育設備以豐富師生課外文化生活,三、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培訓計畫。定時間、定人員、定地點舉辦各種文化業務培訓講座,特別是音樂、體育、美術、科學等薄弱學科的培訓以補充農村學校尤缺的專業老師。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學校安全工作事關社會穩定,只能實中求實,該校時刻銘記“學校安全無小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教育從嚴”的思想,要求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做到防患於未然。具體落實到逢會必談安全的措施當中,並且經常利用班會,宣傳等方式向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百年教育,教育為本。我校在成績面前不自滿,在問題面前不退縮,在不足面前不自餒,齊心協力,與時俱進,爭取創造二十一世紀不落後、和諧校園。
黎川縣中田國小黎川縣中田國小

校園新聞

1,中田國小組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
9月3日上午,中田中心國小在學校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分場分批,採取直播和播放錄像的形式組織學生觀看《開學第一課》——“美在你身邊”。節目寓教於樂,在歡樂與趣味中進行講述,以“美在你身邊”引導學生感受祖國的強大、生活的美好和榜樣人物的高尚品格,鼓勵學生髮現身邊的美,努力展現美,傳遞美,創造美,用實際行動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學生在觀看節目後都深受教育。
2,撫州市教育系統先進事跡報告會蒞臨黎川做巡迴報告
9月12日下午,撫州市教育系統先進事跡報告會在黎川一中報告廳隆重舉行,撫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吳廣平,黎川縣縣長何明、教育局局長潘松等領導出席報告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臨川一中校長饒祥明等5位報告團成員分別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從不同的角度生動的詮釋了教師這一職業,他們的先進事跡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
“清清白白做教師,乾乾淨淨當校長。”這就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第三屆優秀中國小校長———臨川一中校長饒祥明的真實寫照。他從基層做起,當過班主任,刻過鋼板,歷時七年,完成了自己高中教學三部曲,最終實現了從一個平凡普通的教師到省重點中學校長的蛻變。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這是資溪縣高田中學一名普通教師胡員梅肺腑之言。21年來,她將自己最美的青春奉獻給了那片偏遠的山區。她以校為家,愛生如子,她用愛溫暖了眾多留守兒童。
曹華庚作為新時期的國小校長,帶領南城一小一班人建新校、樹新風,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狠抓師德師風,拒絕有償家教,充分展示了依法治校、廉潔從教的良好風貌,贏得廣大民眾的讚譽。
在臨川區最偏遠的鄉鎮——茅排鄉,唯一的女教師蔡文華在鄉里最偏遠的山陂國小堅守了十三年。但她始終保有有一顆執著的心,默默奉獻無私的愛。
臨川區唱凱鎮中心國小校長陳智輝同志是“兩基”工作的標兵。他從教17年,特別是任校長9年以來,始終以“兩基”為己任,真心奉獻,潛心工作,不斷實踐,不乏匠心,持之於恆,為鞏固和提高“兩基”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用真誠的工作態度為農村孩子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5位先進人物以自己的親身實踐,講述了一個個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故事,體現了他們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摯愛,折射出他們崇高的師德。他們的事跡既是一堂鮮活的人生課,也是一堂發人省醒的德育課。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在新時代教育界留下了精彩的華章,不朽的印記!
誠如吳局長所言,他們是我們身邊最美的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