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蓮花(報春花科植物)

黃蓮花(報春花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連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名醫別錄》 記載:"黃連生巫陽川谷及蜀群太山之陽,二月、八月采根"。蘇恭曰: "蜀道者粗大,味極濃苦,療渴為最。江東者節如連珠,療痢大善"。李時珍曰:"今雖吳、蜀皆有,惟以雅洲、眉洲者為良。藥物之興廢不同如此。大抵有二種: 一種根粗無毛有珠,如鷹雞爪形而堅實,色深黃; 一種無珠多毛而中虛,黃色稍淡。各有所宜"。由產地、藥物形性來看,李時珍所說的前一種即今之"味連",原植物為黃連; 後一種即今之"雅連",原植物為三角葉黃連,而蘇恭所說產江東節如連珠者即今華東一帶所產的"土黃連",原植物為短萼黃連。從以上歷史記載足以說明黃連是中國最常用的名貴中藥材,其鬚根、葉、花、葉柄均可入藥,黃連又名黃連須、剪口連、千子連、黃連葉,具有瀉火解毒、消勢燥濕的功效。用於熱盛心煩、濕熱痞滿、目赤腫毒、口舌生瘡等症。黃蓮花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蓮花茶是採集黃蓮花精製而成的一種具有保健養生功效的飲品,現代醫藥研究證明黃連所含黃連素,小檗鹼具有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蟲作用,並能促進胰島B細胞的再生、降低血壓,擴張冠狀動脈等多方面作用。據藥物分析,黃連葉、葉柄、花冠均含有與根狀莖相同的化學成份,都具有同樣的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蓮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報春花目
  • :報春花科
  • :黃蓮花
  • 分布區域:分布東北、華北、山東、江蘇、浙江、湖北、四川、雲南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醫藥價值,藥理作用,適應症,栽培技術,黃連的習性,生長年限,黃連的繁殖,田間管理,化學成份,飲用方法,

形態特徵

黃連花,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莖直立,高
40~80厘米,上部有細腺毛。葉對生,偶3~4片輪生,披針形至狹卵形,長4~12厘米,寬1~4厘米,先端尖,基部銳或稍鈍,下面常帶白色,散布黑點,基部有細腺毛;無柄。圓錐狀或復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有細腺毛;花甚多,花梗長7~12毫米,基部有狹線形短苞;花徑12~15毫米,花萼裂片5,狹三角形,先端銳尖,邊緣內方有黑色條狀腺體;花冠裂片5,狹卵形,其內面及花絲均有淡黃色粒狀細突起;雄蕊5,花絲基部結合成短筒。蒴果球形,徑約4毫米,萼宿存。花期夏季。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山東、江蘇、浙江、湖北、四川、雲南。

主要價值

醫藥價值

味苦,性寒。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的功能。用於煩熱神昏、心煩失眠、濕熱痞滿、嘔吐、腹痛瀉痢、目赤腫毒、口舌生瘡、濕疹、燙傷、吐血、衄血。用量3~9mg;外用適量。

藥理作用

一、可治療糖尿病:經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證明,黃蓮素不僅具有抗升糖激素的作用,還能促進胰島B細胞的再生,對Ⅱ型糖尿病有較好的療效。
二、可治療高血壓病:黃蓮素能競爭性地阻斷血管平滑肌受體,引起血管擴張,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用法:每次口服零點四至零點六克,每日服三至四次,可連服四周。
三、可治療高血脂症:黃蓮素能明顯增強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肝臟過氧化脂質的水平及血清甘油三脂、總膽固醇的含量,對防治肥胖症、脂肪肝及動脈硬化有很好的療效。
四、抗菌、抗病毒及抗原蟲作用: 其有效部分主要是生物鹼,而小檗鹼又為生物鹼中的最主要成分。體外抑菌試驗證明: 黃連或小檗鹼對痢疾桿菌、霍亂菌、白日咳桿菌、傷寒桿菌、結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及一些真菌 (白色念珠菌) 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五、可治療小兒腮腺炎:將黃蓮素五片研成細末,加入大黃粉十克,用清水將其調成糊狀,外敷於患兒雙足心處的湧泉穴上。每天換藥一至二次,連續敷三至五天即可見效。
六、臨床上,黃連可單用或配伍套用於胃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細菌性感染的疾病。
七、利膽作用: 小檗鹼有利膽作用,能增加膽汁分泌。臨床上治療慢性膽囊炎及化學中毒性肝炎患者。
八、小檗鹼口服有一般的鎮靜作用,臨床常與其它藥配伍治心腎不交,怔忡無寐。

適應症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肥胖症、慢性膽囊炎、神經衰弱、失眠、上火等,防治各種病毒細菌感染。

栽培技術

黃連的習性

黃連具有喜冷涼,濕潤,蔭蔽的勝利特性。氣候和土壤條件對黃連的生長發育和藥用價值有較大影響。
1地勢黃連一般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區,以1400—1700米的地區最適宜 栽培。高海拔地區氣候寒冷,生長季短,黃連生長緩慢,但根莖堅實,折乾率高,質量高。
2溫度黃連生長在中國南方高山地區,適應高山的冷涼氣候條件,不耐光熱,在霜雪下葉片能保持常綠不枯,產區雨雪多,空氣濕度大,冬季常有冰雪,對黃連起到保護作用。故零下2度到零下8度黃連可越冬。一般12月至次年1月氣溫在5℃左右植株處於休眠狀態,2月上旬至中旬為黃連花期氣溫在3℃-7℃,未開花的植株在5℃以上時開始發新葉,10℃時新葉生長加快,在25℃以上時,新葉生長緩慢,移栽期的土溫對其生長影響較大。適宜土溫為14℃-21℃,移後6天髮根,且紮根深,幼苗生長快。
3水分黃連對水分有強烈的要求,相對濕度應在70%-90%,土壤含水量應保持在30%以上對其生長較好。如果在排水不好,積水過多的土壤中栽培黃連,根莖發育不正常易造成其死亡。
4光照黃連為陰生植物,喜弱光,最怕強光,因此栽培時必須遮陰。但其在不同的生長年限對光照有不同要求,隨植株的生長應加強光照,改變遮陰程度,直到收穫當年可亮棚
5土壤黃連的栽於棕色森林土或灰棕色土壤中。土壤應具有以下條件:
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土壤。土壤弱酸性PH5.5-6.5。含鉀、氮、磷豐富。土壤含水量高達42%-47%。壤質應具有“上泡下實”的特點。6肥料黃連是喜肥植物,栽培年限長,必須重視肥料的科學套用,特別是農家肥。比如腐殖質,榨油後的菜籽渣,及灰糞混合物等。但不提倡有意去挖取陡坡上森林裡的表土。育苗和移栽早期應多施氮肥,後期的磷鉀對根莖的充實很有效,生長期中缺磷,硫時成品里的有效成分會減少,施鹼性灰可以增加折乾率。

生長年限

4—6年,最好在第五年採收,過早根莖部充實,產量低,超過6年因過分延遲生長期,黃連長勢減弱根莖易腐爛,影響產量。

黃連的繁殖

黃連以種子繁殖為主,通常先播種育苗,在進行移栽。也可以取梢帶根莖的連苗進行插育,但其繁殖係數通常不高。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要根據不同地方的光照條件搭不同高度的棚遮陰,最好採用人工棚,不要過度砍樹或枝來滿足。定期清除田間雜草以免其吸收土壤營養而影響黃連生長,在除草後應追肥保證黃連正常生長。應適時給予殺蟲劑避免其殘害植株。發現不同的疾病應及時防治,常見病有白絹病,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列當病,紫紋羽病等。注意栽培黃連禁止使用的農藥有:敵枯雙,易引起皮炎,對動植物有致畸作用。溴氯丙烷,致畸不育影響。三環錫、特普丹,有致畸作用。培福郎、蠅毒磷是高毒農藥禁止使用在蔬菜,藥材上。六六六、滴滴涕易殘留和在植物中富集通過生物鏈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二溴乙烷可使人畜致畸,精子,卵子遺傳失常,導致胎兒畸形可使肝、腎、細胞產生突變。殺蟲脒對人體和動物有致癌作用。艾氏劑、狄式劑是高殘留有機氯農藥。汞式劑會導致尿中毒。所以在栽培管理中一定要科學。

化學成份

各種黃連主要均含小檗鹼(Berberine),又稱黃連素,含量5.20~7.69%。其它尚含黃連鹼(Coptise)、甲基黃連鹼(Worenine)、巴馬亭(Palmatine) 、 藥根鹼(Jatrorrhizine),這些鹼的含量均各在0.5%以下,由於它們有相似結構,統稱黃蓮生物鹼。此外,尚含有木蘭花鹼(Magnoflorine),及一種青螢光酸(Lumicaeruleicacid),即阿魏酸(Ferulic acid)。

飲用方法

一次2-3克,一日兩次。取該品2-3克放入杯中,用90℃沸水悶泡10-20分鐘後趁熱飲用,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檸檬或蜂密調劑(黃蓮花微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