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茶

黃芩茶

黃芩,又叫頭巾草,是我國北方特有的一種多年生唇形科植物。其根可入藥,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肺火降血壓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芩茶
  • 別稱:頭巾草茶
  • :植物界
  • :唇形科
  • :黃芩茶
  • 分布區域:我國北方
成分,主要功效,使用說明,

成分

太行山系(孤峰、大青山等等)野生優質黃芩,當地民眾上山採挖,根入藥,葉莖為茶,歷史悠久。黃芩茶研究所根據傳統製作與現代科學炮製相結合,新開發出無公害、純天然綠色保健品——黃芩茶。
經科學鑑定,黃芩茶含黃芩甙元、黃芩甙漢黃芩素、黃芩新素、苯甲酸、B—谷甾菌,具有清熱解毒、降脂、降壓、利尿、鎮靜、利膽、保肝等功效。茶色金黃明亮,茶味酣甘郁香,風味獨特,現已研製出花、葉、莖系列精品。

主要功效

主治肺熱咳嗽熱病胸悶、發熱、熱痢濕熱黃疸、痔瘡痛腫、內熱胎動不安、動脈硬化性高血壓。老百姓用其莖、葉經過蒸製等傳統工序加工成黃芩茶飲用,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成為山區人民消暑、待客的主要飲品。 黃芩茶及其製備方法,涉及飲用茶及其生產方法:製備方法,採集,見花採集,在7~10月份採集葉、莖、花。沖洗晾曬,常溫食用水沖洗,沖洗時間1分鐘以內,晾曬至水份少於7~8%。殺菌切碎,用紫外線燈照射,照射30~60分鐘。切碎到0.5cm↑[2]以下,得黃芩茶。黃芩茶含有黃芩的葉、莖、花,野黃芩甙含量為8.4~10.3%。具有鎮靜、清火、消炎之功效,飲用此茶對頑固性失眠有明顯改善作用,睡眠質量得到明顯提高。沖茶方法為2公斤水中加入7~8g的黃芩茶,續水2~3次。相繼觀察數十例失眠患者,失眠程度各不相同,飲用此茶,見效天數各不相同,在15~30天都有一定效果,繼續飲用鞏固,達到理想睡眠,不反彈。

使用說明

原料:黃芩6g、綠茶3g。
用法:將黃芩用200ml水煎沸後,沖泡綠茶5~10分鐘即可,沖飲至味淡。也可直接沖泡飲用。
功能:清熱燥濕,解毒;抗炎抗變態反應,降壓、利尿,利膽解痙,鎮靜。
用途:熱病煩躁;濕熱瀉痢黃疸熱淋目赤腫痛癰腫瘡;肺炎;肝炎;腎炎。
來源:傳統藥茶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