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燜甲魚

黃燜甲魚

黃燜甲魚是山東濰坊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是一道以甲魚、肥母雞為主料的菜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燜甲魚
  • 主要食材:甲魚2隻,老母雞半隻
  • 分類:魯菜
  • 口味:鹹鮮味
所需食材,製作方法,菜品特色,食用須知,營養價值,食譜相剋,歷史文化,

所需食材

主料:甲魚2隻母雞半隻
調料:鹽 4克 味素 3克 胡椒粉2克 醬油30克 黃酒 50克 蔥油 30克 大蔥20克 香油 10克 姜 10克 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將活甲魚仰放在砧板上,待其頭伸出要翻身時,立即用手指攥住甲魚的頸部,用刀將頭頸一起剁下,放血後,清洗乾淨;
2.清洗乾淨的甲魚放入開水鍋內,蓋上鍋蓋燜15分鐘取出;3.用刀颳去魚身上的黑皮,剁去尾巴和爪上的趾甲;
甲魚甲魚
4.用刀沿著背甲四周把裙邊劃開,揭下背甲,掏出內臟及腹內油脂,再用清水洗淨;
5.然後,將甲魚切成3.3厘米見方的塊;
6.將肥老母雞用刀剁斷氣管,放血後清理乾淨,再切成約重1250克從脊背開膛,取出五臟和食嗉剁去翅尖、雞爪、用水洗淨,切成與甲魚同樣大小的塊;
7.把切好的甲魚、雞塊分別在開水鍋里浸一下,去淨血沫,用清水沖洗一下;
8.將甲魚、雞塊放入鍋內,加入豬骨湯、蔥段、姜塊、黃酒用旺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煨至酥爛;
9.炒勺燒熱,下入蔥油、蔥、姜炒成黃色,放入原湯(煨煮甲魚和雞的湯)、醬油、黃酒、味素、精鹽;
10.然後再把甲魚與雞塊一起放入勺內,用中火燜燒五、六分鐘,湯燒濃後,淋上芝麻油出勺即成。
工藝提示
1.此菜必須選用活的甲魚。現宰現烹,宰殺時,必須把血放盡。在烹製之前,還必須用開水燙過,以除去魚,雞體內的氨味;
2.燜燒時必須使用原湯;
3.煨制時須用小火長時間加熱,待湯汁剩1/3時起鍋;
4.如不用整隻的肥母雞也可使用母雞腿

菜品特色

黃燜甲魚是山東濰坊地區傳統名菜,是一道以甲魚、肥母雞為主料的菜餚,出自山東濰坊,它的成名與鄭板橋有關。清鮮香醇,營養豐富,既是美味菜餚,又是滋補上品。

食用須知

營養價值

甲魚
甲魚的食用價值很高,甲魚肉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十分豐富。甲魚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預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並用於防治因放療、化療引起的虛弱、貧血白細胞減少等症。甲魚亦有較好的淨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膽固醇,因而對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有益。甲魚還能“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食甲魚對肺結核、貧血、體質虛弱等多種病患亦有一定的輔助療效。甲魚肉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涼血補腎健骨、散結消痞等作用。
母雞
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熱量 4,546.98 千卡維生素B60.02 毫克 蛋白質 436.1 克 脂肪 263.17 克泛酸0.08 毫克 碳水化合物 101.21 克葉酸20.2 微克膳食纖維0.64 克膽固醇3,085 毫克維生素A3,132.5 微克維生素K1.4 微克胡蘿蔔素30.2 微克硫胺素1.36 毫克核黃素1.98 毫克 尼克酸 143.98 毫克維生素C3.8 毫克維生素E42.46 毫克 鈣 778.62 毫克 磷 2,725.76 毫克 鉀 5,573.66 毫克 鈉 5,296.1

食譜相剋

甲魚
甲魚不宜與桃子、莧萊、雞蛋、豬肉、兔肉薄荷芹菜鴨蛋鴨肉芥末、雞肉、黃鱔、蟹一同食用。
母雞
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歷史文化

黃燜甲魚”是山東濰坊的傳統名菜。相傳此菜始於清代,當時濰坊有個姓陳的鄉
紳,為了滋補身體,延年益壽,便用滋補功效強的甲魚和雞燉煮成菜食用,其味鮮美異常。一次他邀請當時在濰縣任知縣的“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鄭板橋赴家宴,席上山珍海味、水陸諸貨雜陳。鄭板橋食後,唯獨對“甲魚燉雞”最為滿意,連連稱讚此菜味屬上品。後來此菜燒法傳到一家飯店,飯店又配上海參、魚肚、口蘑之類,先偎後燜,使其味道更佳,並稱之為“黃炯甲魚”。該菜由此逐漸發展成為濰坊地區的名菜,延續到當前。外國來賓在山東濰坊賓館品嘗此菜後,亦讚不絕口,稱它為“高壽湯”。
黃燜甲魚黃燜甲魚
典故
黃燜甲魚是一道以甲魚、肥母雞為主料的菜餚,出自山東濰坊,它的成名與鄭板橋有關。
相傳乾隆年間,“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鄭板橋在山東濰坊出任知縣。當時縣裡有一陳姓鄉紳,為了滋補身體,延年益壽,他取用甲魚與雞燉煮成菜,其味異常鮮美。有一次,鄉紳邀鄭板橋到家中做客,席上山珍海味、水陸雜陳。鄭板橋食後,惟獨對“甲魚燉雞”最為滿足,稱讚此菜味屬上品,並欲打聽此菜的做法。
黃燜甲魚黃燜甲魚
鄉紳毫不保留地一一直說:“先把甲魚和肥母雞分別宰殺洗淨,下鍋加水加蔥薑絲和八角等調料,用旺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煨至熟撈出。然後把雞拆肉剔骨,將肉切成長條,再把炒鍋燒熱,下花椒油、蔥薑絲炒成黃色時,放入醬油,下煮甲魚和雞的原湯,放紹酒味素,再把甲魚和雞條一起放入鍋內,燜燒片刻,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將雞條放入盆底,甲魚置其上,此菜就做好了。”
鄭板橋聽得津津有味,後來,他還將此菜告訴一酒肆好友。這位好友在原來製作的基礎上,增加了海參魚肚口蘑等原料,先煨後燜,使之更為鮮美,“黃燜甲魚”就此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