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桷漿

黃桷漿

黃桷漿,中藥名。為桑科植物黃葛樹FicusvirensAit.var.sublanceolata(Miq.)Corner的乳汁。具有殺蟲,解毒之功效。用於疥癬,痄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桷漿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蕁麻目
  • :桑科
  • :榕屬
  • :黃葛樹
  • 分布區域: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全年
  •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塗敷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乳汁。

性味

味澀,性平。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殺蟲,解毒。

主治

用於疥癬,痄腮。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切割樹皮使乳汁流出,隨采隨用。

形態特徵

黃葛樹又名:嘉樹、萬年陰、婆羅樹、榕樹、黃桷樹、披針葉黃葛樹、豬麻榕、馬尾榕、小無花果。落葉大喬木,高15~20m。板根延伸達數十米外,支柱根形成樹幹,胸圍達3~5m。葉互生;葉柄長2.5~5cm;托葉廣卵形,急尖,長5~10cm;葉片紙質,長橢圓形或近披針形,長8~16cm,寬4~7cm,先端短漸尖,基部鈍或圓形,全緣,基出脈3條,側脈7~10對,網脈稍明顯。隱頭花序(榕果),花序單生或成對腋生,或3~4個簇生於已落葉的老枝上,近球形,直徑5~8mm,成熟時黃色或紅色;基部苞片3枚,卵圓形,細小,無總花梗;雄花、癭花、雌花同生於一花序托內;雄花無梗,少數,著生於花序托內壁近口部,花被片4~5,線形;雄蕊1,花絲短;癭花具花被片3~4,花柱側生;雌花無梗,花被片4。瘦果微有皺紋。花、果期全年。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800m的疏林中或溪邊濕地。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相關論述

1、《草本便方》《草木便方》:“療疥癩,血風癬。”
2、《重慶草藥》:“治腮腺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