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寮村(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太平鎮下轄村)

麻寮村(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太平鎮下轄村)

麻寮村地處漳州市詔安縣太平鎮東部,離鎮中心1公里,擁有太平鎮最繁忙的農貿交易市場,是太平鎮建設新農村的兩個試點村之一。麻寮村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和,雨量充沛,氣候宜人,一年四季樹綠花茂,風光秀麗,樓房林立。麻寮村共510戶,總人口2083人。村內有國小一所,位於太平鎮鎮區旁。主要收入來源水果和外出務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麻寮村
  • 外文名稱:Maliao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太平鎮
  • 電話區號:0596
  • 郵政區碼:363508
  • 人口:2083人
  • 方言:客家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氣候
  • 車牌代碼:閩E
  • 地位:建設新農村的兩個試點村之一
人文地理,主要經濟收入,語言,

人文地理

麻寮村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和,雨量充沛,氣候宜人,一年四季樹綠花茂,風光秀麗,樓房林立。
麻寮村目前轄麻寮村委會和一個自然村(三堂),人口逾兩千人。麻寮村交通便利,河道交錯,詔安第一大溪——東溪全境穿過,東溪第一大支流——大溪匯集白葉(台灣總統陳水扁的故鄉)和文山兩條細流,解放後初期,太平第一大工程——挖渠引水工程也從三姑娘水庫引出,蜿蜒從麻寮穿過,為麻寮工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三座橋樑成為河邊村、雪裡村、子壩和元中革命老區出外的必經之路。麻寮村每天有固定班次往返汕頭。
麻寮四季如春,自然景觀秀麗。晚冬青梅花漫山遍野,潔白無瑕,一派南國“雪景”;春天萬物甦醒,青梅開始結果,荔枝開花,翠竹蕩漾在兩條溪兩旁,夏季隨著雨季的來臨,溪水上漲,伴著“咚咚”的水聲,清脆的鳥叫人,翠竹隨風擺動發出的“沙沙”聲,一幅田園風光景象,兩岸成為青年男女、閒人雅士等重要休閒的好場所,成為詔安書畫界寫生的一個好去處。
為了做強麻寮國小的教育,政府已把河邊和雪裡兩個行政村的學校的高年段部分劃歸麻寮國小,整合教育資源,村委會和村民都加強了教育意識,每年為太平中學輸送大量品學兼優的學生,每年升高中考試中來自麻寮國小畢業的學生最多,學校的老師喜歡風趣地來玩笑為“田家將”。一大批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開始投入或準備投入社會,不僅“要致富先修路”己得到廣大農村人的共識,全村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新建了一條麻寮村---太平鎮的水泥公路(簡稱麻太公路)與省道詔平線相連。村里在全鎮提前實現了固定電話戶戶通工程,是省級“電話明星村”。
在福建名人信仰很盛行,麻寮村也不例外。麻寮村信仰的是唐代的宮廷樂師,原本姓雷,後因在音樂上的造詣得到皇帝讚賞“去雨留田”賜姓“田。麻寮整村都姓田,其中還包括周圍的河邊村,雪裡村和三堂村(自然村,村里大多數居民已經搬入麻寮村,只留下幾戶人家)。在詔安縣中田姓除了這幾個村還有梅嶺的田厝。當然也有田厝和麻寮村是同族,因而姓相同。之後這位樂師隨著開漳聖王陳元光來到了漳州,後進入詔安縣,在那裡開拓了客家人在閩南的新天地。麻寮人把這位樂師供奉為”田相公“,還設翰林院。每逢初一十五及各種節日香火不斷,因為在樂師上的成就非常高,麻寮人還把"田相公”比作天上的文曲星,哪戶人家的孩子要參加重要考試,都會去祭拜,以保高中。家裡也會從香爐里那些香灰,包在金幣紙上,讓出門在外的人帶上以保平安。
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是麻寮村最熱鬧的節日,也是俗稱的廟會。那一天出門在外的人無論多遠都會回來,比過年還重要。家人團聚,親友到訪,熱熱鬧鬧的。整個廟會以游鄉,祭拜,唱戲為主。對於全村人來說最興奮也是最有趣的就是游鄉,“田相公”和娘娘每走到一處都是爆竹聲聲不絕,整個村子都洋溢在這種喜慶的氛圍之中,每走到一處,都保今年風調雨順,家人平安。其中田相公和娘娘的轎子是由那些去年新婚新丁的男人抬的,抬轎有沾喜慶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要他們肩負起家庭的重擔。
麻寮村
麻寮村
祭拜田相公和娘娘祭拜田相公和娘娘
神明樓神明樓

主要經濟收入

麻寮依山伴水,農田相對海拔較低,比較容易受自然天氣的影響,麻寮村民根據自己的特點,改變以前只靠水稻、看天吃飯的農業耕作,不斷摸索,現在全村主要的農業發展已變成收益更高、受自然原因影響更小的經濟作物(主要是低洼地的香蕉、丘陵地的青梅、荔枝、龍眼、楊梅、柿子和茶葉),加上麻寮村民勤勞樸實,手工藝和紡織已成為麻寮村農余的有一個收入來源。
麻寮村是全國最大的“青梅、荔枝、香蕉”生產基地之一,村裡的水果具有營養價值高、可口美味等特點得到了普遍好評,麻寮村擁有太寧食品廠(有麻寮和馬陽兩個分廠)和小林食品廠(已有麻寮、詔安兩個廠和廈門一個貿易公司)等兩大青梅加工企業,工業產值已超過太平民營企業總產值的50%,產品除少量內銷廣東、浙江外,大量出口中國台灣、日本和歐美、東南亞地區。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麻寮村民聰明的生意頭腦開始在商潮中嶄露頭角。原來以為外地點代收水果的代理商不滿足微薄的利潤,發現水果批發是一個投資少、回報快、利潤空間大的好項目,開始嘗試走出去的戰略,在寧波、杭州、台州和溫州地區進行香蕉的加工批發,賺取更大的利潤,並形成了產、購、銷一條龍的模式,隨著資金的不斷積累,現在已發展成全年水果批發,種類發展到葡萄、荔枝、砂糖桔等10幾種水果,並開始涉足當地的超市、五金、機車等行業。麻寮村如今在寧波、杭州、台州、溫州等長江三角洲發達地區僅水果商行就超20家,為引導本村村民在“長三角”地區開設的水果商行健康有序發展,從事水果行銷的麻寮村村民把本村在寧波、嘉興等地開設的水果商行組織起來,成立水果行銷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和自我管理,並統一註冊“田氏果業”商標。他們從最初主要經銷本村和太平鎮的荔枝、龍眼、香蕉等水果,後來又到新疆、海南等全國各地的水果主產區收購水果。
同時一部分南下汕頭的,也開始進行零售為主的店鋪銷售水果、五金、蜂蜜、茶葉,隨著早期在廣東打工的人的成長,如今在廣東已悄然興起已餐飲業、維修業為主的個體工商戶。

語言

麻寮村是世代講客家話,延續著客家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