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黑斑病

麥冬黑斑病

麥冬黑斑病的病原菌是真菌中一種半知菌,發病初期葉尖變黃並向下蔓延,產生青、白不同顏色的水浸狀病斑,後期葉片全部變黃枯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冬黑斑病
  • 病原分類地位:黑色菌科
  • 病原類型:真菌
  • 主要危害作物:冬麥,全葉
  • 主要為害部位葉尖
分布與危害,症狀,病原,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與危害

危害麥冬。

症狀

受害麥冬葉尖開始發黃變褐,逐漸向葉基蔓延,病健交界處色澤較深;有時葉片上產生水漬狀、不同顏色的病斑。發病後期,全葉發黃枯死,嚴重影響產量與質量。

病原

Alternaria sp. 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叢梗孢目,黑色菌科,鏈格孢屬真菌。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30根束生,暗褐色,頂端色淡,基部細胞稍大,不分枝,正直或微彎,無膝狀節,2~9個隔膜,15~90μm×45μm。分生孢子淡生或2~3個串生,褐色,倒棒形;喙短至稍長,色略淡,不分枝。孢身具2~7個橫膈膜,1~6個縱隔膜,隔膜處有縊縮,大小為23~52μm×9~12μm。喙0~2個橫膈膜,大小5~20μm×3~4μm。

發生規律

病原菌在種苗上越冬,豎年4月中旬即開始發病。病害發生髮展與雨水關係很大,雨季發病嚴重。田間可見到明顯的中心病株,並迅速向四周蔓延,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很快流行,成片枯死。

防治方法

(1)選擇葉色翠綠的健株無病株做種苗。
(2)及時拔除中心病株,並補上健苗,噴灑1:1:100的波爾多液,或用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澆根處理病區。
(3)發病早期,在早晨露水未乾前,每畝施草木灰100。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
(4)發病普遍的地塊,可割去病葉1/3,並加強管理,增施肥料,已重新抽出新苗,再噴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錳鋅500倍液,或50%萬霉靈600倍液,10~14天1次,連續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