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腹水症

鴨腹水症是多種因素引起鴨的一種綜合症,肉鴨、種鴨均有發生,本病的主要特徵是腹腔積液、腹圍下垂。

基本介紹

  • 別稱:鴨腹水症
  • 常見病因:遺傳、飼養環境及營養等
  • 常見症狀:精神不振,喜臥,腹部膨大
  • 作用群體:肉鴨、種鴨
病因,臨床症狀,防治措施,預防,治療,

病因

誘發本病的因素很多,包括遺傳、飼養環境及營養等,主要的病因是缺氧使肺動脈壓升高,導致右心室衰竭和腹腔積液。
1、遺傳因素:
肉用型鴨(特別是公鴨)生長快速,存在亞臨床症狀的肺心病,這可能是發生本病的生理學基礎。
2、飼養環境:
飼養環境惡劣,通風換氣不良,造成長時間的供氧不足。
3、營養:
採用高能量、高蛋白飼料餵鴨,促使其生長,機體需氧量增加,也會發生相對供氧不足。飼料中含有的有毒物質如黃麴黴毒素或高水平的某些藥物(如呋喃唑酮等)、某些侵害肝臟或血管的疾病(種鴨大腸桿菌感染)也可引起腹水症。

臨床症狀

病鴨初期表現精神不振,喜臥,腹部膨大,觸之有波動感,死後還可見喙端和腳的發紺現象。
剖檢病變 最明顯的剖檢病變為腹腔內有大量黃色液體,腹水中混有纖維素凝塊,肝臟腫大或萎縮,質地變脆或發硬。另外還可見心包膜增厚、心包積液、心臟腫大,右心擴張,柔軟,心壁變薄,肺淤血或水腫等。診斷 根據本病的典刑臨床症狀及特徵性的剖檢病變,較易做出診斷。

防治措施

預防

1、改善鴨群管理及環境條件,防止:擁擠,改善通風換氣條件,保證鴨舍內有較充足的氧氣流通,防止過冷。
2、早期限飼,控制生長速度或適當降低飼料的能量。禁止飼餵發霉的飼料。
3、日糧中補充維生素C。據報導,每千克飼料,戶添加0.5g的維牛素C,對預防腹水症能取得良好效果。

治療

本病一旦發生,出現臨床症狀,多以淘汰和死亡告終。可以用--些藥物(如有健脾利水作用的中草藥、助消化藥等)進行對症治療。最重要的應調查清楚發病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採取預防措施,如適當限飼以降低生長速度,改善鴨舍環境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