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鳥綱鳶屬動物通稱)

鳶(鳥綱鳶屬動物通稱)

鳶 yuān

一類小型猛禽的通稱。鳶類屬隼形目鷹科鳶亞科,共有5屬8種。

鳶類有長而狹的翼,分叉很深的尾,薄弱的,兩足只適於攫取昆蟲、蛙類和小爬行動物,在食物短缺時也食腐。各種鳶均善於在天上做優美持久的翱翔動作。

體長通常在500mm到600mm左右。

以下基本信息是以黑肩鳶為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鳶
  • 拉丁學名:Milvus Korschun
  • 別稱老鷹黑鳶鷂鷹
  • 二名法:Milvus Korschun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隼形目
  • 亞目:隼亞目
  • :鷹科Accipitridae)
  • 亞科:鳶亞科(Milvinae)、白尾鳶亞科(Elaninae)、蜂鷹亞科(Perninae)
  • :鷹屬
  • 分布區域:世界各地
  • 英文名:Eagle
  • 日文名:トンビ
信息,文字,簡介,分類,燕尾鳶屬,食蝠屬,嬌鳶屬,鳶屬,剪尾鳶,分布,

信息

文字

拼音:yuān
五筆:aqyg
拉丁學名:Milvus Korschun
英文名:Blake Kite
日文名:トンビ

簡介

鷹科(Accipitridae)鳶亞科(Milvinae)、白尾鳶亞科(Elaninae)、蜂鷹亞科(Perninae)多種猛禽的通稱。典型的鳶,體較輕,頭小,臉部分裸露,嘴短,翅和尾狹長。許多種類見於全球的溫暖地帶。有些鳶以昆蟲為生;另一些種類主要食腐肉,但亦吃齧齒動物和爬蟲類;還有少數種僅吃蝸牛類。鳶飛時飄浮空中,慢慢拍翅,然後翅向後成一角度而滑翔。有幾種鳶姿態優雅如燕隼

分類

燕尾鳶屬

燕尾鳶Elanoides forficatus

食蝠屬

食蝠鳶Macheiramphus alcinus),俗稱蝠鷂。

嬌鳶屬

珠鳶Gampsonyx swainsonii),俗稱嬌鳶。

鳶屬

澳洲鳶Elanus axillaris),俗稱黑肩鳶
黑翅鳶Elanus caeruleus
白尾鳶Elanus leucurus
紋翅鳶Elanus scriptus

剪尾鳶

剪尾鳶(Chelictinia riocourii)
其他介紹:
真鳶(鳶亞科)喙較狹窄,上齶邊緣呈波浪形。典型種如赤鳶(Milvus milvus,分布於歐洲、北非和中東)及黑鳶(M. migrans),或稱黑耳鳶,分布於舊大陸大部分地區,均體大,體長約55公分(22吋),顏色發赤(黑鳶色較深),頭部稍有條紋,翅長而有角,凹形尾。
栗鳶(Haliastur indus, 即婆羅門鳶;屬鳶亞科)分布於印度至澳大利亞東北部;除體前部白色外,餘為紅褐色;吃魚和垃圾
澳大利亞的鵟鳶(Hamirostra melanosternon, 即黑胸鉤嘴鳶;屬鳶亞科);體大,胸黑,主要吃野兔和蜥蜴,亦吃鴯鶓卵,據報導能將石塊擲到卵上以打碎其殼。
螺鳶有多種,僅見於新大陸,也屬於鳶亞科;喙鐮刀狀,適於捕食蝸牛類。如大沼澤地鳶(Rostrhamus sociabilis),現於佛羅里達和古巴是稀有種類,而在墨西哥東部、中美和南美東部大部分地方還不少;體羽淡黑或石板色,體長約50公分(20吋),眼紅色,尾基白色。燕尾鳶(Elanoides forficatus)見於新大陸,屬於蜂鷹亞科;體長(包括長的叉形尾)約60公分(24吋),體黑白兩色;在南美東部熱帶地區最常見,但也見自中美至美國非洲的叉尾鳶(Chelictinia riocourii,屬白尾鳶亞科)體灰白兩色,形小,分布自奈及利亞到衣索比亞。白尾鳶(Elanus leucurus,屬白尾鳶亞科)分布自阿根廷到加利福尼亞,是北美僅見的數量增多的猛禽之一;體灰色,頭、尾和下體白色,有明顯的黑色肩斑;吃齧齒類。白尾鳶屬(Elanus)許多種見於熱帶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吃蝙蝠的鳶又名蝙蝠鷹。鵑隼也是一種鳶(參閱隼〔falcon〕條)。

分布

國內分布幾遍及各地,終年留居。脊椎動物鳥綱隼形目,鷹科。俗稱“老鷹”。為我國境內唯 一的1種中型猛禽。體長約65厘米。上體暗褐色雜有棕白色。耳羽黑褐色,下體大部分為灰棕色帶黑褐色縱紋。翼下具有白斑,尾羽叉狀,當展開翅膀迴旋地飛翔時極為明顯。一般獨來獨往,常見於城鎮、鄉村附近,多在高樹上築巢。主食齧齒動物,有時也襲擊家禽。終年留居在我國各省。冬季往往三五成群漫遊,空中滑翔時兩翅極少振動,好像高懸空中。多在高大樹上築巢,巢大而簡陋,均由樹枝搭成。每窩產2~3枚,卵殼污白色,大小約為63*45毫米,帶有不同深度的紅色點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