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鄉(四川宣漢縣鳳鳴鄉)

鳳鳴鄉(四川宣漢縣鳳鳴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鳳鳴鄉位於宣漢縣的西北部,距縣城50多公里,。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土壤以紅壤土為主,氣候較溫和,雨量充沛,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同鴛鴦一樣是一對不離不棄的益鳥,人們常常用它來象徵祥瑞。可是,在宣漢縣西北部有一個地方叫“鳳鳴鄉”,而不叫“鳳凰鄉資源豐富.宣漢縣轄鄉。清道光二十二年建場,1932年置鄉,1949年為鳴鼓鄉,1955年與雙鳳鄉合併,取名鳳鳴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風鳴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鳳鳴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下轄地區:1個社區,6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818
  • 郵政區碼:636154
  • 面積:14610畝
  • 人口:14770
  • 氣候條件: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川S
  • 隸屬政區:宣漢縣 
區域簡介,鄉名來歷,歷史沿革,行政轄區,人口數據,鄉屬學校,農村經濟,特色農產品,

區域簡介

車牌號碼:川S
行政代碼:5130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行政級別:鄉
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鳳鳴鄉地理位置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鳳鳴鄉地理位置
鳳鳴鄉位於宣漢縣的西北部,距縣城50多公里,距210國道有20公里,轄區內海拔414——1382米,平均海拔896米,鄉政府所在地海拔1045米。邊界與萬源市、平昌縣相連,境內東與紅峰鄉相接,並同毛壩鎮接壤,南與胡家鎮、花池鄉相鄰,西與馬渡鄉連界,並與平昌縣的馬鞍鄉隔河相望,北與萬源市的鷹背山水相連。整個幅員面積72平方公里,全鄉共有1個社區,6個行政村,65個村(居)民小組(村組調整前9個行政村,110個村民小組),3792戶,15135人,其中農業人口14770人,耕地面積14610畝,其中田9575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0.95畝。
由於受地勢影響,成東高西低走向,且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溝壑縱橫,山峰較多,重巒疊障,雖山川秀美,但也十分惡劣,自然環境較差。最高海拔位於達洲村的煙登山1309米,最低海拔處在雙鳳村荒田壩414米,平均海拔890米,鄉政府位於全鄉人居環境的最高位置1043米。年平均氣溫10.8℃,最高氣溫40.2℃,最低氣溫-14℃,年降雨量1258毫米,年均日期時間1598小時,年日照率36%,年均相對濕度70%。主導風東北風,無霜期245天。地處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土壤以紅壤土為主,氣候較溫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

鄉名來歷

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同鴛鴦一樣是一對不離不棄的益鳥,人們常常用它來象徵祥瑞。可是,在宣漢縣西北部有一個地方叫“鳳鳴鄉”,而不叫.“鳳凰鄉”,這是為什麼呢?關於這個名稱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的山是光禿禿的,沒有一根樹木,地也是光溜溜的,不長一株綠草,可謂是個不毛之鄉。周邊居住的農民,因大地貧瘠,收成極差,他們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不知什麼時候,從遠處飛來了一對鳳凰,人們都說,這下好了,鳳凰來了,日子也會好過了。鳳凰不知從什麼地方銜來一粒松樹種子撒在山包上,不久,這粒種子便生根、發芽,樹幹日長一尺,不到一月便枝葉繁茂,這對鳳凰便在這棵樹上住了下來。它們的糞便從樹上掉到荒地里,地上也很快長出綠油油的青草,松籽被風一吹,很快漫山遍野綠樹成林,百鳥翔集,群獸出沒。鳥獸糞便使這塊荒地變成了沃土,到了春天,百花齊放,千里飄香,附近的農民紛紛遷來居住,他們伐木建屋,開荒種地,莊稼長勢良好,年年獲得豐收。人們把這對鳳凰視為幸福的象徵,奉若神靈,專門種植一些鳳凰愛吃的東西,希望鳳凰永遠居住在這兒。
鄰村住著一個地主叫李布仁,他聽說自從這裡飛來了鳳凰後,窮人們都過起了好日子,他想,鳳凰不僅羽毛美麗,而且一身都是寶,如果將其捉住獻給官府,一定會弄個一官半職,稱霸鄉里。於是,李布仁帶著家丁,提著鳥籠趁更深夜靜之時,悄悄摸到鳳凰棲息的樹下,吩咐一家丁悄悄上樹去抓鳳凰,而此時鳳凰正在熟睡當中,毫無察覺。家丁爬到鳳凰巢,一伸手捉住了凰,他大喊一聲:“捉住了!”李布仁一聽,喜不自勝,認為做官發財的機會到了。凰一驚,將雙翅一展,“噗哧”一聲,正好扇在家丁的眼睛上,只聽“哎喲”一聲,家丁重重地從樹上掉了下來,當即斃命,可是凰卻一直被家丁緊緊握在手裡,沒能逃走。李布仁也不管家丁的死活,抓住凰裝進鳥籠就趕緊提回了家,誰知凰被抓走後,因思念鳳,不吃不喝,不到幾天就死了。
人們聽說李布仁捉走了凰,趕緊拿起鋤頭、扁擔衝進了李布仁的家裡,看見凰已死去,憤怒地將李布仁活活地打死了,然後把那隻死了的凰帶走葬在鳳凰居住的那棵樹下,希望活著的鳳永遠住在這裡不要離去。鳳失去了配偶非常傷心,常常在林間飛來飛去,淒涼的叫聲使人們落下了同情的淚水,特別是每天天一亮鳳更是高聲鳴叫。慢慢地,這裡的人們只要聽見鳳的叫聲,就會起床做飯,上坡幹活,而他們也一直都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後來,人們便把這個地方取名為“鳳鳴鄉”。

歷史沿革

宣漢縣轄鄉。清道光二十二年建場,1932年置鄉,1949年為鳴鼓鄉,1955年與雙鳳鄉合併,取名鳳鳴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風鳴鄉。

行政轄區

下轄村:
龍口村
化角村
中子村
石場村
高岩村
團堡村
仙寨村
雙鳳村
達洲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2892
6883
6009
家庭戶戶數
3572
家庭戶總人口(總)
12892
家庭戶男
6883
家庭戶女
6009
0-14歲(總)
3802
0-14歲男
2121
0-14歲女
1681
15-64歲(總)
8325
15-64歲男
4371
15-64歲女
3954
65歲及以上(總)
765
65歲及以上男
391
65歲及以上女
37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2854

鄉屬學校

宣漢縣鳳鳴鄉中子村國小
宣漢縣鳳鳴鄉中心校
宣漢縣鳳鳴鄉仙寨村國小
宣漢縣鳳鳴鄉化角村國小
宣漢縣鳳鳴鄉雙鳳村國小
宣漢縣鳳鳴鄉團堡村國小
宣漢縣鳳鳴鄉石場村國小
宣漢縣鳳鳴鄉達洲村國小校
宣漢縣鳳鳴鄉高岩村國小
宣漢縣鳳鳴鄉龍口村國小

農村經濟

2007年,該鄉工農業總產值325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649萬元;鄉鎮企業產值400萬元;糧食總產量810萬公斤,人均糧食產量580公斤;油菜產量50萬公斤;財政收入54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6元;畜牧業產值1200萬元,生豬出欄數8500頭;計畫生育率94%以上,人口自然增長控制在11%以下。

特色農產品

糧油、水稻、小麥、薯類、油菜、山羊、生豬。
風鳴鄉的傳說
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同鴛鴦一樣是一對不離不棄的益鳥,人們常常用它來象徵祥瑞。可是,在四川省宣漢縣西北部有一個地方叫“鳳鳴鄉”,而不叫“鳳凰鄉”,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這個名稱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的山是光禿禿的,沒有一根樹木,地也是光溜溜的,不長一株綠草,可謂是個不毛之鄉。周邊居住的農民,因大地貧瘠,收成極差,他們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不知什麼時候,從遠處飛來了一對鳳凰,人們都說,這下好了,鳳凰來了,日子也會好過了。鳳凰不知從什麼地方銜來一粒松樹種子撒在山包上,不久,這粒種子便生根、發芽,樹幹日長一尺,不到一月便枝葉繁茂,這對鳳凰便在這棵樹上住了下來。它們的糞便從樹上掉到荒地里,地上也很快長出綠油油的青草,松籽被風一吹,很快漫山遍野綠樹成林,百鳥翔集,群獸出沒。鳥獸糞便使這塊荒地變成了沃土,到了春天,百花齊放,千里飄香,附近的農民紛紛遷來居住,他們伐木建屋,開荒種地,莊稼長勢良好,年年獲得豐收。人們把這對鳳凰視為幸福的象徵,奉若神靈,專門種植一些鳳凰愛吃的東西,希望鳳凰永遠居住在這兒。
鄰村住著一個地主叫李布仁,他聽說自從這裡飛來了鳳凰後,窮人們都過起了好日子,他想,鳳凰不僅羽毛美麗,而且一身都是寶,如果將其捉住獻給官府,一定會弄個一官半職,稱霸鄉里。於是,李布仁帶著家丁,提著鳥籠趁更深夜靜之時,悄悄摸到鳳凰棲息的樹下,吩咐一家丁悄悄上樹去抓鳳凰,而此時鳳凰正在熟睡當中,毫無察覺。家丁爬到鳳凰巢,一伸手捉住了凰,他大喊一聲:“捉住了!”李布仁一聽,喜不自勝,認為做官發財的機會到了。凰一驚,將雙翅一展,“噗哧”一聲,正好扇在家丁的眼睛上,只聽“哎喲”一聲,家丁重重地從樹上掉了下來,當即斃命,可是凰卻一直被家丁緊緊握在手裡,沒能逃走。李布仁也不管家丁的死活,抓住凰裝進鳥籠就趕緊提回了家,誰知凰被抓走後,因思念鳳,不吃不喝,不到幾天就死了。
人們聽說李布仁捉走了凰,趕緊拿起鋤頭、扁擔衝進了李布仁的家裡,看見凰已死去,憤怒地將李布仁活活地打死了,然後把那隻死了的凰帶走葬在鳳凰居住的那棵樹下,希望活著的鳳永遠住在這裡不要離去。鳳失去了配偶非常傷心,常常在林間飛來飛去,淒涼的叫聲使人們落下了同情的淚水,特別是每天天一亮鳳更是高聲鳴叫。慢慢地,這裡的人們只要聽見鳳的叫聲,就會起床做飯,上坡幹活,而他們也一直都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後來,人們便把這個地方取名為“鳳鳴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