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邊瓊散文)

鳳凰涅槃(邊瓊散文)

“鳳凰涅槃”,是作者邊瓊2008年創作的一篇散文,她以高度濃縮的語言概括王昭君秋瑾李香君的感人事跡,讚揚她們堅毅勇敢、無私奉獻的高貴精神,表達作者對這些巾幗英雄的無限崇敬之情。對現代青少年有著積極地教育意義,傳播時代正能量的典型之作。此文首發於新浪網及《青年博覽》。2011年發表於文新傳媒滾動網,《新民晚報》寄給作者稿費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鳳凰,是一種高貴神秘的圖騰。而一提到鳳凰,便會使我聯想到中國女子。不是那種笑起來嬌靨如花、含情脈脈,哭起來梨花帶雨、楚楚動人,溫順婉約如水一樣的佳麗,而是深明大義、美麗堅強的巾幗英雄
茫茫大漠中駱駝脖上的鈴鐺正在叮叮作響,為這支送親隊伍帶來一絲歡快的氣息。漫天黃沙依然掩不住她絕美的容顏,狂風怒吼絲毫不能撼動她堅毅的決心,昭君眼中一片清明。她是多么不捨自己的國家!那裡的一寸寸土地,一座座高山,一個個親切的身影都清晰的縈繞在腦海。可是她也看到了在戰亂中無數家庭破碎,無數人流離失所,餓死街頭,無數孤兒迷茫、痛苦的眼神。一想至此,昭君的心愈發堅定,她不悔。從今以後,她便要以自己纖弱的身軀承擔起使匈漢和平的責任。大漠朝霞燦爛,如火如荼,仿佛是一隻火紅的鳳凰直衝九霄,涅磐重生,為胡漢人民撒下和平的曙光。
一把摺扇,記載多少辛酸;一株桃花,銘刻幾分牽掛?秦淮八艷名滿天下,李香君便是其中之一。也許她不是最美的,可她絕對是最有骨氣的。雖為青樓女子,可她有著超乎想像的堅強與高尚的愛國情操。她沒有自私地把侯朝宗留在身邊,和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而是鼓勵他去抗擊清朝。在民族淪亡,社稷傾圮的動亂年代,李香君用一個孱弱的靈魂承載起對國家的熱愛,對清軍的憤恨,對愛情的執著。忘不了,她怒口大罵叛賊,寧死不屈撞向樑柱時的英勇,鮮血迸射,濺滿摺扇,綴成朵朵桃花,為後人留下一段佳話。當清軍攻破明朝江山時,那柄桃花扇依然靜靜躺在書桌上,只是上面一簇簇血染的桃花似乎凝聚起來,變成一隻殷紅的鳳凰,在漫天戰亂的火光中,涅磐重生,低沉哀鳴,為大明王朝敲響最後的喪鐘。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用這句詩來形容秋瑾,是再合適不過了。她是一個骨子裡透著俠氣的女子。雖然生在封建家庭,可她並沒有被封建思想所荼毒。相反,她看到了清朝的江山在風雨中搖搖欲墜,意識到中國必須要尋找新的出路。於是秋瑾與進步人士聯合,積極發動革命,不畏統治者與侵略者的威脅迫害。她拋棄了“弱女子”的頭銜,與黑暗勢力正面作鬥爭。秋瑾把自己的一腔熱血都獻給了革命,獻給了國家,獻給了在壓迫下已麻木不仁的中國人民。最後面對敵人的屠刀時,她不懼。因為革命需要烈士的鮮血來做奠基,因為人民需要烈士的鮮血來喚醒,她便要在革命道路上第一個灑下自己的血淚。夕陽如血,撕裂了天空,一隻鳳凰高亢長嘯,把中國人民引向光明
還有很多像她們一樣命運多舛的女子,雖然這些人都已經香消玉殞,被歷史的洪流所湮沒,可她們在如鳳凰涅磐一般,浴火重生時的倩影卻永遠烙在中國歷史的畫卷上。這些美麗的女子都經歷過巨大的苦難,她們甚至面臨著生死離別的抉擇。可她們用行動告訴世人:涅磐,是勇士的壯舉。她們讓我看到了再生之凰是多么的驕傲、自信,凡塵兩忘、宛若天神。
前行,需要鼓足生命的勇氣;艱難前行,便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可我們仍不能退縮,停滯不前。鳳凰涅槃,不是墮落,而是永生。這是王昭君、秋瑾、李香君告訴我的,這也是無數堅強勇敢的人告訴我的。
不經意,嘴角勾起一個若有若無的弧度,眼中淚水漾出旖旎春光。原來,有一種幸福,叫做忘記痛苦,開拓前行。

作者簡介

邊瓊,筆名水波依詩,作家,1995年12月07日出生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中國藥科大學在讀。7歲寫作,12歲開始發表詩文,2007年詩作《錯過的美麗》於2010年發表在寶島台灣《紫丁香詩刊》第二期,因其自由詩優美細膩深刻感人,在新浪譽為小才女。2012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個人文集《少年伊辰》,2013年此文集獲第十四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個人作品集類”高中組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