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城(遼寧鳳凰城)

鳳凰城(遼寧鳳凰城)

現屬遼寧省丹東市下屬縣級市,北鄰本溪滿族自治縣,南與丹東市振安區和東港市接壤,東靠寬甸滿族自治縣,西與遼陽縣、岫巖滿族自治縣毗連。南距丹東市區60千米,北距瀋陽217千米。總面積5518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凰城
  • 地點:遼寧省丹東市下屬縣級市
  • 總面積:5518平方千米
  • 總人口:58萬
基本概況,歷史沿革,

基本概況

現屬遼寧省丹東市下屬縣級市,北鄰本溪滿族自治縣,南與丹東市振安區和東港市接壤,東靠寬甸滿族自治縣,西與遼陽縣、岫巖滿族自治縣毗連。南距丹東市區60千米,北距瀋陽217千米。總面積5518平方千米。總人口58萬,當地居民多為滿族。以鳳城縣附近的鳳凰山最為出名,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曾來此尋找神鳥鳳凰而因此得名。
鳳城市轄3個街道、18個鎮:鳳凰城街道、鳳山街道、草河街道、寶山鎮、白旗鎮、沙里寨鎮、紅旗鎮、藍旗鎮、邊門鎮、大堡鎮、東湯鎮、石城鎮、大興鎮、愛陽鎮、賽馬鎮、弟兄山鎮、雞冠山鎮、劉家河鎮、通遠堡鎮、四門子鎮、青城子鎮

歷史沿革

鳳城之名源於明代鳳凰城堡。據《明史·地理志》記載,“定遼中衛……,東有鳳凰城,在鳳凰城山東南(南似誤,應為北),成化十七年築”。清置鳳凰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廳置縣,均以鳳凰冠之。後因與湖南省鳳凰縣重名,於1914年去“凰”添“城”,故名鳳城縣,一直沿用至今。
鳳城縣自戰國末期至秦統一六國後,一直為遼東郡地。兩漢、西晉時,在鳳城境內置武次縣。高句麗割據時期的隋代,置烏骨城。唐置安東都護府,鳳城在其轄境內。唐聖曆元年(698年)建渤海國時,鳳城屬東京龍原府。屬東京道開州開遠縣。1125年金滅遼後,鳳城屬東京路(遼陽)來遠州。元屬遼陽行省遼陽路。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築城於鳳凰山北,稱鳳凰城堡,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設鳳凰城巡檢司,隸岫巖通判。光緒二年(1876年)改置鳳凰直隸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鳳凰直隸廳為鳳凰縣。1914年因與湖南省鳳凰縣重名,改為鳳城縣,屬奉天省。1945年“九·三”勝利後,成立鳳城縣人民政府。1946年國民党進駐。1947年5月,恢復建立鳳城縣人民政府,屬遼東省管轄。1954年歸遼寧省管轄。今為丹東市轄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