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台古柏

鳳凰台古柏

鳳凰台古柏,指的是位於河北省成安縣曲村鳳凰台的一種古樹。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成安知縣劉永脈重修鳳凰台時立一石碑,碑文記載:唐開元七年(719年)純陽呂仙師(洞賓)西適邯鄲曾想憩息於此,並自題鳳凰台西江月一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鳳凰台古柏
  • 拉丁學名:Sabina chinensis (L.) Ant.
  • 別稱:圓柏
  • :植物界
  • :松柏門
  • :松柏綱
  • :松柏目
  • :柏科
  • :圓柏屬
  • 分布區域:河北省成安縣曲村
古樹簡介,古樹歷史,相關詩歌,

古樹簡介

圓柏 Sabina chinensis (L.) Ant.
柏科 圓柏屬 樹齡: 1700年
鳳凰台古柏
此樹(指圖上後方的樹,相傳位於前方的是母樹,後方的是公樹,前方的樹早已中空,文革期間幾小頑童夜間在樹身中間玩耍,點火嬉鬧不幸將樹引燃因為樹有松油之故,火勢很大,雖然後有救火車來救,終則無濟於事,活活將一顆千年古柏燒成枯槁之身),位於河北省成安縣曲村的鳳凰台上。樹高l1.3米,胸圍314厘米,樹幹通直,古樸端正,與東側古柏構成峙立景觀。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成安知縣劉永脈重修鳳凰台時立一石碑,碑文記載:唐開元七年(719年)純陽呂仙師(洞賓)西適邯鄲曾想憩息於此,並自題鳳凰台西江月一首。

古樹歷史

古樹名木是一部縮寫的中國歷史。研究中國的古樹名木,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人們通過長期的審美活動賦予古樹木以某種特有的品格,使這些閱世數千載的古樹木融人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從 "松為人君"、"槐之言懷也"的美譽,到 "一品大夫"、"白袍將軍"、"五大夫松"等古樹木與歷史、文化史配合默契與貫通融合可以看出,古樹木對人類宗教、歷史、哲學、美學、文學等各個層面的深遠影響。
古樹是自然意象與人文精神的交織,是一種歷史文明的記憶,它以其特有的風姿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以其豐厚的內涵展示了古老璀璨的文化。

相關詩歌

詩曰:
月落烏啼人靜,風吹滿面松花。
道人邀我煮新茶,蕩滌胸中蒲(應該是瀟)灑。
世事不堪回首,夢魂猶繞天涯。
鳳凰台畔即我家,管甚明朝今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