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在什麼地方飛

鳥兒在什麼地方飛

作品概述

《鳥兒在什麼地方飛》是當代著名詩人李尚朝的一首現代詩歌,詩中寄託了詩人在生活中感到的迷茫以及執著堅持的人生態度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鳥兒在什麼地方飛
創作時間:2002.7.31.
作品出處:《李尚朝詩歌品鑑

作品原文

鳥兒在什麼地方飛
鳥兒在夜霧中飛,它提前鳴叫
教我如何用翅膀扇動黑暗//
我應該寧靜下來,我應該對著鳥兒
靜靜地冥想。鳥兒,鳥兒
飛翔的霧和飛翔的時間
飛翔的我的影子,過去和未來
我應該把握//
像把握鳥兒的姿勢,我把握
一個人的命運和走向
鳥兒,它飛,真正地飛
是何等的重要//
現在,鳥兒離我那么近
它帶著韻律,帶著生活帶著愛
帶著衝動和滿足
過去的鳥兒,現在的鳥兒
血脈中的鳥兒,大地上的鳥兒
像一道黑暗中刺繡的花紋
它飛著,我不必知道
它飛在什麼地方

作品賞析

詩人應該很喜歡鳥兒,不然我不會在他的詩集中頻頻看到鳥兒的蹤跡,讀到“飛”這個字眼兒。不知道詩人與鳥兒有何淵源,也許在其眼裡,鳥兒最通人性,是最能讓詩人睹物感懷的一類。在讀這首詩之前,我對詩人的另一首關於鳥兒的詩——《清晨的鳥》記憶猶新。此詩寫得淒清,哀怨,字裡行間顯露著對往事的回首,和對鳥的現狀的關懷。很明顯,這不是一隻純粹的鳥,而只是以鳥喻人,它身上寄託著詩人的理想愛情和浪漫情懷。與之相比,《鳥兒在什麼地方飛》則是引發詩人的人生哲思,寄託他在生活感到的迷茫以及執著堅持的態度。
由於這首詩要表達的情緒是比較沉鬱、迷茫的,所以詩人這回選擇讓鳥兒在“夜霧”中飛,並以鳴叫的方式“教我如何用翅膀扇動黑暗”。天空是巨大無邊的,如果仰望天空,天空除了雲層再無其它,或者連雲層也沒有,這天空就是空洞的,讓人疲憊的,給人的感覺會是迷茫、空泛,不著邊際,沉悶等。作者一定是在這種感覺之中發現的鳥兒。顯然,詩人當時的情緒是可以用“黑暗”來形容的,他希望“扇動黑暗”,趕走心裡的低迷。浮動的心情讓他覺得自己應該寧靜下來,“應該對著鳥兒/靜靜地冥想”。也許,詩人在前段時間的生活里有諸多的困惑,導致他迷茫,甚至躁動,終於在這樣一個晚上,一隻夜霧中飛翔的鳥兒,給了他提示。幫助他寧靜地去思考人生,思考過去和未來。思考的結果就是“我應該把握/像把握鳥兒的姿勢,我把握/一個人的命運和走向”,詩人從鳥兒飛翔的姿勢中悟出,自己作為一個有思想的高等動物,更應該勇敢面對人生,把握好自己的一切,包括現在和未來。詩人還由此看到“鳥兒,它飛,真正地飛/是何等的重要”,是呀,做人不能只思考不行動,有道是“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行動好學是關鍵。不管你成功的幾率有多大,只要你把想法付諸於實踐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在空洞的天空中奇蹟般發現了鳥兒,是多么地讓人喜出望外,“現在,鳥兒離我那么近/它帶著韻律,帶著生活帶著愛/帶著衝動和滿足”。這仿佛是上天有意在黑暗中給詩人指明方向,那么這鳥就不是一般的鳥了,它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帶給詩人對生活的希望和熱愛。從此,詩人便逃出了心靈無邊的黑暗,帶著勇敢與激情去愛生活。這樣的鳥兒在詩人生命中也許不止出現一次,也許還在別人的視線中出現過,當人們遭受苦難,感到困惑時,仁慈的上帝就會派它來到人間,為這些可憐的人擦亮心靈這扇窗戶。所以,不管它是“過去的鳥兒”,還是“現在的鳥兒”,“血脈中的鳥兒”,還是“大地上的鳥兒”,在詩人心中它都猶如“一道黑暗中刺繡的花紋”。至於它飛到什麼地方,什麼人什麼時候需要它,“我”都不必知道,只要記得這隻鳥兒曾經在“我”需要它的時候來過就已足夠。(王鄭敏)

作者簡介

李尚朝,本名李尚晁,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重慶文學院簽約作家,出版有詩集《天堂中的女孩》、《風原色》、《大三峽那光》三部,散文集《那流光一幻》、《時光之羽》等,著名詩評家蔣登科主編有學術專著《李尚朝詩歌品鑑》對其詩歌作了系統鑑賞。詩歌《月上中天》入編大學中文專業教材《20世紀中國文學作品選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