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墓(江蘇省鎮江市魯肅墓)

魯肅墓(江蘇省鎮江市魯肅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魯肅墓在我國有三處,一處是湖南省岳陽市墓址;一處是江蘇省鎮江市墓址;一處是湖北省武漢市墓址。

基本介紹

  • 本名:魯肅
  • 字號:字子敬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臨淮東城
  • 出生時間:172年
  • 去世時間:217年
  • 主要作品:《榻上策
  • 主要成就:為孫權策劃天下大計;聯劉抗曹
此墓位於鎮江北固山
但由於戰亂,原墓地已經不知所蹤,如今位於北固山上的魯肅墓是近代所立,與東吳猛將太史慈墓相毗鄰。在鎮江東郊大學山上(原鎮江一中,現外國語學校校園內)有一魯肅墓,大學士山因魯肅而得名。此墓為魯肅的衣冠墓。 墓碑正面寫:三國東吳魯肅墓舊址紀念碑記。背面寫:魯肅墓,據郡志稱:在城東大學山直指庵後。即今本校南山北側。清乾隆間,鎮江著名詩人鮑皋展拜魯墓時,曾有詩云:“破虜封何在?巍然魯大夫。霸圖更代有,長者至今無。日暮煙平塹,江春酒滿壺。指囷猶可作,差免哭窮途。”魯大夫嘉行高誼,詩可概見。墓前原有“後漢東吳魯大夫墓”碑石一座,解放初期尚存,後校園屢經變革,墓及碑石俱漸次湮沒。癸酉(1993年)秋,市文管會為集中三國景點,移建墓址於北固山麓,致使魯墓原址蕩然無所指認。為弘揚民族文化,保存歷史原貌,以愛國主義和傳統美德教育莘莘學子,特於魯肅墓舊址鐫石立碑以示紀念。一九九四年七月,楊積慶撰,鎮江第一中學立
魯肅墓
鎮江還有一處傳說為魯肅墓。根據解放後的新發掘以及清康熙、光緒年間的地方志記載,魯肅墓在諫壁苦竹村的小瀆山(今新區大港新竹村)。此碑為民國初年所立。魯肅墓位於小瀆山方竹里竹園,背依青龍山,橫枕萬里長江,面對鳳凰山,是有山有水有龍有鳳的風水寶地,清鹹豐以前諫壁附近的小山,都遍布樹木和山竹,風景宜人,是葬墓的理想地帶。
不過歷史專家更多的傾向於魯肅墓在鎮江的說法。
魯肅的陵墓有好幾處,到底在哪,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