鬫

【廣韻】火斬切【集韻】【韻會】虎檻切【正韻】虎覽切,從音喊。虎聲。【詩?大雅】鬫如虓虎。又【前漢?敘傳】七雄虓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鬫
  • 拼音: kàn
  • 注音:ㄎㄢˋ
  • 簡體部首:斗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漢語字典,古籍解釋,音韻參考,字源字形,

基本信息

拼音: kàn 注音: ㄎㄢˋ
田字格中的“鬫”田字格中的“鬫”
繁體字:鬫 漢字結構:下開口
簡體部首:斗 部首筆畫:10 總筆畫:21
筆順:橫橫豎橫豎橫橫豎橫豎折橫豎豎橫橫橫撇橫撇捺
五筆86:HGGT
五筆98:HGGT
五行:木
UniCode:U+9B2B
四角號碼:77448
倉頡:LNMJK
GBK編碼:F45F
筆順編號:112121121251221113134

基本解釋

kàn ㄎㄢˋ
◎ 古同“闞”。

漢語字典

[①] [kàn]
“監3”的被通假字。“闞1”的繁體字。
(1)望;遠看。
(2)探望,看望。
(3)臨。
(4)通“嵌”。
(5)古地名。在今山東省汶上縣。
(6)姓。春秋齊有闞止。見《左傳·哀公六年》。
[②] [hǎn]
“闞2”的繁體字。亦作“鬫1”。
(1)虎怒貌;虎叫聲。
(2)闊大。
(3)大聲。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火斬切《集韻》《韻會》虎檻切《正韻》虎覽切,𠀤音喊。虎聲。《詩·大雅》鬫如虓虎。
又《前漢·敘傳》七雄虓鬫。
又《廣韻》《集韻》𠀤許鑒切,喊去聲。獸怒聲。 《增韻》鬫本從斗。俗今從門。《正字通》鬫望鬫姓之闞,當從門,卽孟子,王使人瞯夫子之瞯,訓竊視。虓鬫之鬫當從斗,卽詩鬫如虓虎之鬫,訓奮怒。

音韻參考

[粵 語]:haam2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