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之心(中國高鐵之心——武漢市)

高鐵之心(中國高鐵之心——武漢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武漢位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東去上海、西抵重慶、南下廣州、北上京城,距離均在1000公里左右,被稱為我國的“高鐵之心”。

滬漢蓉鐵路京廣高鐵,這兩條中國鐵路大動脈,在武漢交會而過,一橫一縱形成鐵路大十字。東南的南昌、福州,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重慶,東北即將通達的徐州,四個方向疊在“十”字上,形成了一個米字。這個米字的中央,正是武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鐵之心
  • 城市:湖北省武漢市
區位條件,高鐵之心,

區位條件

武漢位於中國經濟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東去上海、西抵重慶、南下廣州、北上京城,距離均在1000公里左右,被稱為我國的“高鐵之心”。 滬漢蓉鐵路京廣高鐵,這兩條中國鐵路大動脈,在武漢交會而過,一橫一縱形成鐵路大十字。東南的南昌、福州,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重慶,東北即將通達的徐州,四個方向疊在“十”字上,形成了一個米字。這個米字的中央,正是武漢。因此,不管從地理位置還是高速鐵路網的形成來看,武漢在交通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上無疑占有重要一席。
高鐵之心——武漢市高鐵之心——武漢市

高鐵之心

2014年7月1日,宜萬鐵路正式通行動車,滬漢蓉大通道終於全線駛上“快軌”。
至此,以武漢為中心,以滬漢蓉與京廣線交會的十字架為支撐,中國高鐵稠密的“米”字網正式形成。這意味著,在這次全國鐵路大調圖之際,武漢升級成為我國“高鐵之心”。
宜萬線“梗阻”終疏通
此次調圖,最大的亮點在於宜萬鐵路首次開行動車。這樣一來,滬漢蓉客運專線實現全線開通動車組,這標誌著我國鐵路東西沿江快速大通道的真正形成。
武漢高鐵樞紐在全國的位置武漢高鐵樞紐在全國的位置
該線路開行動車後,武漢到恩施最快4小時可到,武漢到川渝方向最快可縮至6小時40分,比調圖前節約近5個小時。
宜萬鐵路早在2010年就正式通車,動車卻是姍姍來遲,一年多以來數度傳出動車將開行的訊息,均數度爽約。這是因為宜萬鐵路沿線屬喀斯特地貌,沿途溶洞、暗河密布。2013年底,渝利(成都至利川)鐵路全線貫通並開行動車,但宜昌至利川段仍存在滲水等地質災害,從武漢坐火車入川,需要先坐漢宜動車到宜昌,換乘普快列車到利川站,再換乘動車到重慶。經過一年多的地質災害整治,如今,宜昌至利川“梗阻”段終於滿足開通動車的條件。
在宜萬鐵路終於全線有動車的同時,原有的高鐵網路也再度“升級”。武漢地區高鐵線路向東北延伸至瀋陽,西南延伸至南寧。至此,中國高鐵“米”字網正式形成,武漢也成為當之無愧的“高鐵之心”。
每天430趟高鐵動車經停武漢
除了新開線路,本次調圖中,原來繁忙的高鐵線路再度加密。
從新的運行圖看出,武漢鐵路局管內各條繁忙運輸幹線開行列車大幅增加,特別是旅客出行較為集中的京廣(北京至廣州)高鐵及武九(武漢至九江)高鐵等線路,客車對數都有增加。其中,漢宜線將每天開行100趟動車,增長幅度近三成,為動車增幅之最。
調整後,武漢三大火車站每天客車對數達到350.5對,即每天有701趟火車經停武漢,其中高鐵動車組430趟,比例達六成以上。
這一數據放在全國範圍來看也是名列前茅:本次運行圖調整後,全國鐵路列車每天開行總對數達到2447對,其中,動車組列車1330對,占到五成多。
武漢高鐵線路覆蓋大半箇中國
不難發現,眼下的武漢,已成為全國高鐵客運專線網的主要樞紐城市。以武漢為中心,1小時左右可到達省內各主要城市,2小時可到達鄭州、合肥、長沙等中部城市,4-7小時可到達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國內主要大城市。
通過高鐵網路,武漢與全國18個省級行政區相連通,輻射面積覆蓋大半箇中國。
據武漢市交委介紹,未來的武漢,將依託城鐵、捷運、高鐵“三鐵際會”之便,進一步發揮“集散”功能,並發揮九省通衢區位優勢,全面發展多種方式聯運,打造交通“大立交”。
《武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描繪,在“十二五”期間,武漢將基本建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健全“鐵、水、公、空”一體化的綜合交通體系,全面提升武漢的對外交通集聚輻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