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熱加工、壓力加工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系統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高級工程技術套用型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主幹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
  • 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培養要求,核心課程,實踐教學,學位授予,授課計畫,課程考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熱加工、壓力加工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系統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高級工程技術套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在機械相關領域內從事試驗研究、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產品設計與製造、生產及經營管理、行銷和服務等方面工作。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及各類熱加工工藝、壓力加工工藝的基礎理論與技術和有關設備的設計方法,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各類熱加工、壓力加工工藝及設備設計、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 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熱加工工藝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 具有本專業必須的製圖、計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套用能力。
4. 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須的專業知識,了解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 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核心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及熱處理、機械製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基礎、PLC實用技術、材料成型原理、熱加工工藝及設備、塑膠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壓力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控制工程基礎及套用、AutoCAD+UG、MasterCAM。

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訓、金工實訓、數控加工實訓、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熱加工技術、塑膠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設計、壓力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設計、模具製造實訓、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材料力學實驗、工程材料及熱處理實驗、液壓傳動與氣動實驗、PLC實用技術實驗。

學位授予

修滿186學分,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授課計畫

總周數分配表(單位:周)
項目
學期
課內
教學
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考試
本期
周數
假期
軍訓
實習
實驗
實訓
社會實踐
課程設計
畢業設計

14
2
2
18
6

16
2
2
20
8

18
2
20
6

15
3
2
20
8

15
3
2
20
6

15
3
2
20
8

9
2
4
3
2
20
6

4
8
12
總 計
102
2
6
9
9
8
14
150
48
課程設定一覽表
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學時分配










備註
講授
實踐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108
54
54
6
2
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36
36
0
2
5
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48
32
16
3
1
2
形勢與政策
36
18
18
2
2
2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32
16
16
2
1
2
大學生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一)
16
10
6
1
1
1
大學生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二)
18
8
10
1
6
2
大學英語(一)
64
48
16
4
1
4
大學英語(二)
72
54
18
4
2
4
大學英語(三)
72
54
18
4
3
4
大學英語(四)
72
54
18
4
4
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54
36
18
3
4
2
資料庫基礎與套用
72
36
36
4
2
4
大學計算機基礎
64
32
32
4
1
4
大學體育(一)
32
32
2
1
2
大學體育(二)
36
36
2
2
2
大學體育(三)
36
36
2
3
2
大學體育(四)
36
36
2
4
2
小 計
904
628
276
52.0





公共藝術類
32
32
2
人文科學類
32
32
2
選修4學分
社會科學類
32
32
2
自然科學類
32
32
0
2
素質拓展
6
小 計
96
96
12.0
選修12學分





高等數學(一)A
64
64
0
4
1
4
線性代數A
54
54
3
5
3
高等數學(二)B
54
54
0
3
2
3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C
54
54
3
6
3
大學物理(一)
54
48
6
3
2
3
大學物理(二)
54
48
6
3
3
3
公差配合及技術測量
36
32
4
2
2
2
工程材料及熱處理
63
56
7
3.5
3
4
現代製造技術概論
36
36
2
4
2
機械原理
63
56
7
3.5
3
4
機械設計
63
56
7
3.5
4
4
液壓傳動與氣動
36
30
6
2
4
3
數控加工及編程
45
40
5
2.5
4
3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一)
36
32
4
2
5
2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二)
36
32
4
2
6
3
熱加工工藝及設備
36
36
0
2
5
2
材料成型原理
63
56
7
3.5
6
4
控制工程基礎及套用
36
36
2
6
2
PLC實用技術
36
30
6
2
6
2
壓力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
63
56
7
3.5
6
4
理論力學B
63
63
3.5
2
4
材料力學B
63
56
7
3.5
3
4
機械製圖(一)B
48
48
3
1
3
機械製圖(二)B
63
56
7
3.5
2
4
小 計
1219
1129
90
68.5





1組
AutoCAD+ UG
54
48
6
3
3
3
選修3學分
3
AutoCAD+Pro╱E
54
48
6
3
3
2組
MasterCAM
36
32
4
2
4
2
選修2學分
2
Cimatron
36
32
4
2
4
3組
電腦程式設計(VB)
54
48
6
3
4
3
選修3學分
3
電腦程式設計(VC)
54
48
6
3
4
4組
機械製造工藝學
36
36
0
2
5
2
選修2學分
2
模具製造工藝學
36
36
0
2
5
5組
塑膠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63
56
7
3.5
5
4
4
壓鑄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63
56
7
3.5
5
小 計
243
220
23
13.5
選修13.5學分





材料科學基礎
36
36
2
6
2
金屬學
36
36
0
2
6
2
材料組織結構分析基礎
36
36
0
2
6
2
有限元法基礎及套用
36
36
2
6
2
先進制造技術
36
36
0
2
6
2
金屬切削工具機
36
36
0
2
6
2
現代設計方法學
36
36
0
2
6
2
ANSYS
36
36
0
2
6
2
數控檢測技術
36
36
0
2
6
2
機械專業英語
36
36
0
2
6
2
機電一體化原理
36
36
0
2
7
2
金屬塑性加工原理
36
36
0
2
7
2
材料成型過程測控技術
36
36
2
7
2
衝壓過程計算機仿真
36
36
0
2
7
2
數控工具機結構與原理
36
36
0
2
7
2
現代工業企業管理基礎
36
36
0
2
7
2
小 計
108
108
6.0
選修6學分






軍訓
軍事理論與訓練A
2周
2周
2
1
實習
生產實習C
2周
2周
2
7
畢業實習C
4周
4周
4
8
實訓
模具拆裝與測繪
1周
1周
1
5
熱加工技術
1周
1周
1
5
金工實訓
2周
2周
2
2
數控加工實訓(一)
1周
1周
1
5
創新創業實踐
4周
4周
4
7
選修4學分
科研實踐
4周
4周
4
7
模具製造實訓
4周
4周
4
7
數控加工實訓(二)
4周
4周
4
7
課程設計
壓力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3周
3周
3
7
不停課,6周完成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B
3周
3周
3
4
塑膠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3周
3周
3
6
選修3學分;不停課,6周完成
壓鑄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3周
3周
3
6
畢業設計
畢業論文(設計)A
8周
8周
8
8
小 計
34周
34周
34.0
總 計
2570
2181
389
186.0
課程計畫進程表
開課學期
課程名稱



學時分配






課程類別
備註
講授
實踐
第一學期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48
32
16
3
2
通識必修
大學生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一)
16
10
6
1
1
通識必修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32
16
16
2
2
通識必修
大學英語(一)
64
48
16
4
4
通識必修
大學體育(一)
32
32
2
2
通識必修
大學計算機基礎
64
32
32
4
4
通識必修
軍事理論與訓練A
2周
2周
2
實踐教學
高等數學(一)A
64
64
0
4
4
專業必修
機械製圖(一)B
48
48
3
3
專業必修
小 計
368
282
86
25.0
22.0
第二學期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108
54
54
6
3
通識必修
形勢與政策
36
18
18
2
2
通識必修
大學英語(二)
72
54
18
4
4
通識必修
大學體育(二)
36
36
2
2
通識必修
資料庫基礎與套用
72
36
36
4
4
通識必修
高等數學(二)B
54
54
0
3
3
專業必修
大學物理(一)
54
48
6
3
3
專業必修
機械製圖(二)B
63
56
7
3.5
4
專業必修
理論力學B
63
63
3.5
4
專業必修
公差配合及技術測量
36
32
4
2
2
專業必修
金工實訓
2周
2周
2
實踐教學
小 計
594
451
143
35.0
31.0
第三學期
大學英語(三)
72
54
18
4
4
通識必修
大學體育(三)
36
36
2
2
通識必修
大學物理(二)
54
48
6
3
3
專業必修
材料力學B
63
56
7
3.5
4
專業必修
工程材料及熱處理
63
56
7
3.5
4
專業必修
機械原理
63
56
7
3.5
4
專業必修
AutoCAD+ UG
54
48
6
3
3
專業限選
選修3學分
AutoCAD+Pro╱E
54
48
6
3
3
專業限選
小 計
405
354
51
22.5
24.0
第四學期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54
36
18
3
2
通識必修
大學英語(四)
72
54
18
4
4
通識必修
大學體育(四)
36
36
2
2
通識必修
現代製造技術概論
36
36
2
2
專業必修
機械設計
63
56
7
3.5
4
專業必修
液壓傳動與氣動
36
30
6
2
3
專業必修
數控加工及編程
45
40
5
2.5
3
專業必修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B
3周
3周
3
實踐教學
不停課,6周完成
MasterCAM
36
32
4
2
2
專業限選
選修2學分
Cimatron
36
32
4
2
2
專業限選
電腦程式設計(VB)
54
48
6
3
3
專業限選
選修3學分
電腦程式設計(VC)
54
48
6
3
3
專業限選
小 計
432
368
64
27.0
25.0
第五學期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36
36
0
2
2
通識必修
線性代數A
54
54
3
3
專業必修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一)
36
32
4
2
2
專業必修
熱加工工藝及設備
36
36
0
2
2
專業必修
數控加工實訓(一)
1周
1周
1
實踐教學
模具拆裝與測繪
1周
1周
1
實踐教學
熱加工技術
1周
1周
1
實踐教學
機械製造工藝學
36
36
0
2
2
專業限選
選修2學分
模具製造工藝學
36
36
0
2
2
專業限選
塑膠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63
56
7
3.5
4
專業限選
選修3.5學分
壓鑄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63
56
7
3.5
4
專業限選
小 計
261
250
11
17.5
15.0
第六學期
大學生職業生涯與就業指導(二)
18
8
10
1
2
通識必修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C
54
54
3
3
專業必修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二)
36
32
4
2
3
專業必修
材料成型原理
63
56
7
3.5
4
專業必修
控制工程基礎及套用
36
36
2
2
專業必修
PLC實用技術
36
30
6
2
2
專業必修
壓力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
63
56
7
3.5
4
專業必修
塑膠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3周
3周
3
實踐教學
選修3學分
壓鑄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3周
3周
3
實踐教學
材料科學基礎
36
36
2
2
專業任選
選修4學分
金屬學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材料組織結構分析基礎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有限元法基礎及套用
36
36
2
2
專業任選
先進制造技術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金屬切削工具機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現代設計方法學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ANSYS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數控檢測技術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機械專業英語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小 計
378
344
34
24.0
24.0
第七學期
壓力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課程設計
3周
3周
3
實踐教學
不停課,6周完成
生產實習C
2周
2周
2
實踐教學
模具製造實訓
4周
4周
4
實踐教學
選修4學分
數控加工實訓(二)
4周
4周
4
實踐教學
創新創業實踐
4周
4周
4
實踐教學
科研實踐
4周
4周
4
實踐教學
機電一體化原理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選修2學分
金屬塑性加工原理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材料成型過程測控技術
36
36
2
2
專業任選
衝壓過程計算機仿真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數控工具機結構與原理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現代工業企業管理基礎
36
36
0
2
2
專業任選
小 計
36
36
11.0
2.0
第八學期
畢業實習C
4周
4周
4
實踐教學
畢業論文(設計)A
8周
8周
8
實踐教學
小 計
12.0
未定學期
人文科學類
32
32
2
通識任選
選修12學分
社會科學類
32
32
2
通識任選
自然科學類
32
32
0
2
通識任選
素質拓展
6
通識任選
公共藝術類
32
32
2
通識任選
小 計
96
96
12.0
總 計
2570
2181
389
186.0
課程結構分類與學分統計表
課程類型
學分
占總學分
比例
所含實踐
教學學分
實踐教學
所占比例
選修課所占
比例
通識課
必修
52.0
27.96%
21.9
33.45%
20.70%
選修
12.0
6.45%
專業課
必修
68.5
36.83%
6.3
限選
13.5
7.26%
任選
6.0
3.23%
實踐教學環節
必修
27.0
14.52%
27.0
選修
7.0
3.76%
7.0
合 計
186.0
100.00%
62.2

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方式不再明確區分為考試或考查。各課程依據專業培養目標,結合課程特點,編寫基於TOC(Target-oriented Curriculum)課程理念的教學大綱,並對課程考核方式作出具體說明,同時提供合理可行的考核標準和評分細則。課程考核包括結業考核和過程考核,分別形成結業考核成績和平時成績,原則上結業考核成績占課程考核總評成績的70%,平時成績占30%,各課程可依據課程特點適當調整總評成績構成比例。課程考核可採用多種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和考核方式需明確指向該課程的教學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