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村(貴州省威寧縣鹽倉鎮下轄村)

高峰村(貴州省威寧縣鹽倉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峰村位於威寧縣城的東北部,鹽倉鎮的西北部,距縣城30公里,距鎮政府駐地12公里,距326國道5公里。全村土地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全村平均海拔234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峰村
  • 行政區類別:村
自然概況,氣候特點,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狀況,產業發展狀況,

自然概況

高峰村位於威寧縣城的東北部,鹽倉鎮的西北部,距縣城30公里,距鎮政府駐地12公里,距326國道5公里。全村土地總面積12平方公里。全村平均海拔2340米。

氣候特點

高峰村屬高海拔、低溫,冬季冷涼,夏季溫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多,年均溫9.5℃,年降水量980毫米,年無霜期為190天。水資源貧乏,境內沒有河流,水源點少。境內無探明的礦產資源。

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狀況

高峰村幅員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50畝,荒山荒坡林地面積5000畝。全村森林覆蓋率為13%。土地面積少,人均占有耕地1.36畝。中低產田土面積2100畝,占耕地的100%,坡地占70%左右,植被稀疏,生態環境脆弱,土壤酸性重。
第二節 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一、人口構成及文化素質
截至2009年10月,全村總戶數為314戶,總人口為1534人,人口密度為127人/平方公里。有勞動力600個,勞動力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203人,占33.8%,國小文化158人,占26.3%,國中文化215人,占35.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24人。勞動力主要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外出務工的人員50人。
二、基礎設施及社會事業發展狀況
高峰村的大部分村民組生產生活用水困難,境內無水源,人畜飲水困難;已修通村公路,但4個村民組僅有馬車便道,農用物資進出農戶全靠人背馬駝;全村由於地處高海拔、低氣溫,沼氣池效果不明顯,區內無煤礦資源,燃料困難。

產業發展狀況

高峰村產業單一,只有種植業和家庭飼養業。主導產業不突出。2009年農作物種植面積210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50畝,糧食總產量223.4噸,平均畝產120.75公斤;農民人均占有糧食145.6公斤,良種推廣面積只有300畝,占糧食播種面積的14.3%,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截至2009年10月底,大牲畜存欄3028頭(匹),出欄 988頭,豬存欄1200頭,豬出欄333頭;黑山羊存欄1200隻,出欄505隻,牛存欄628頭,出欄150頭。農民人均純收入800元,其中,種植業產值占45%,養殖業產值占35%,外出務工收入占20%。
--人口總數:1534人 農業人口:1529人 非農業人口:5人
--行政區面積: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85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發展口號:大力發展生態畜牧養殖業,提高農民收入
--所轄村:關塘一組,關塘二組,高院組,高峰組 生產總值:35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養殖業 名特產品:四堡黑山羊 辦公所在地:關塘二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