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鎮(江西省樂平市高家鎮)

高家鎮(江西省樂平市高家鎮)

高家鎮地處江西省景德鎮樂平市東部,東鄰洪岩風景名勝區,西毗浯口鎮,南靠鸕鶿鄉和名口鎮,北接臨港鎮,距市區24公里,距亞洲最大銅礦——德興銅礦30公里,距省級著名風景區——洪源仙境6公里。境內交通便利,樂(平)上(饒)線二級公路及樂德鐵路穿東西,官名公路、梅鸕公路縱貫南北。全鎮轄11個村委會,1個鎮辦林場,總面積113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家鎮
  • 外文名稱:Gao Jia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西省樂平市
  • 下轄地區:鳥樹、官莊、上老等
  • 政府駐地:景德鎮市樂平市高家鎮政府鎮委113縣道附近
  • 電話區號:0798
  • 郵政區碼:333322
  • 地理位置:中國華東,贛北平原
  • 面積:113平方公里
  • 人口:23487人(2017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潮濕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梅岩洞
  • 機場:羅家機場
  • 火車站:樂平市站
  • 車牌代碼:贛H
  • 行政區劃代碼:360281111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政治,社會,交通,

歷史沿革

嘉靖年間,高氏從縣城大東關遷此建村,始稱高家,後發展為上埔、下埔,統稱高家,鎮以駐地得名。建國前夕屬洪岩、梅溪鄉。建國初屬二區洪岩、梅溪鄉。1950年8月屬七區鳥樹、團結、官莊、龍口鄉。1952年6月屬臨港區董家、鳥樹、官莊、高家、魯家、梅岩、莊泉、龍口鄉。1953年底龍口、莊泉、梅岩鄉劃歸浯口區。1956年撤區並鄉,屬官莊、高家、龍口鄉。1957年6月復屬臨港區。1958年10月屬臨港公社董家、鳥樹、官莊、高家、魯家、梅岩、莊泉、龍口大隊。1961年為龍口、官莊公社和幸福農場。1963年底屬幸福懇殖場龍口公社。1968年10月成立永紅公社。1972年更名高家公社。1984年改為高家鄉。1997年6月撤鄉建鎮,面積107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董灣、鳥樹、官莊、上老、倉田、高家、魯家、梅岩、楊邊、洪沖、莊泉、樟木里、董家、山田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梅岩。
高家鎮

行政區劃

轄鳥樹、官莊、上老、倉田、高家、魯家、梅岩、楊家邊、莊泉、樟木里、山田等1l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八面山。

地理環境

高家鎮位於樂平市東部,距市區28千米。人口23487人(2017年)。樂德鐵路、樂上公路過境。境內梅岩洞曲徑幽深,為樂平古十景之一,稱“梅岩雪霽”。全總面積1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639畝(其中水田面積22700畝,旱地面積1939畝),山林面積71385畝,活立木蓄積量30865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0%。水域面積3833畝,其中可養殖水域面積3033畝。
高家鎮

政治

黨委書記、人大主席黃文生:主持全面工作,主管招商引資工作。
黨委副書記、鎮長朱敏: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外向型經濟、經管、財貿、審計等工作。

社會

該鎮主要種植水稻、油料及養殖花豬等,為樂平花豬主要產地之一。
“幹部廉不廉,說給民眾聽;村帳明不明,交給民眾看;村務行不行,交給民眾評”。樂平市高家鎮從構建長效“四新”機制入手,採取有力舉措,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到2008年已初步形成了“用錢村民管,決策村民審,辦事村民定”的良好局面。2008,該鎮被樂平市委、市政府評為2007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
“四新”機制是:一、推行“村官議事村民審”的新決策機制,凡是村級重大事務必須事先徵求村民意見,交村民代表或村民大會表決;二是推行“村官用錢村民批”的新財務機制,充分發揮村民理財小組和民眾的監督作用;三是推行“村官勤廉村民評”的新監督機制。建立了村幹部踐廉、述廉、評廉、考廉和村民詢問制度、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制度。四是推行“村官辦事村民明”的新公開機制,實現了村級事務的全面公開,隨時接受質詢。同時,該鎮在各村還配齊了村級紀檢員,完善了鎮、村二級紀檢監督網路,填補了農村基層組織監督的“空白點。

交通

吳樂二級公路(樂德公路)、樂德鐵路橫穿東西,湘官(高)一級公路和新秧戰備路縱貫南北,鎮中心距亞洲最大的銅礦德興銅礦30公里,距瓷都景德鎮40公里,距樂平市區25公里,處於三城市半小時經濟圈的中心,與4A級風景區洪岩仙境緊鄰,是浙江進入江西的最佳經地。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