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真,女,1938年生於四川南充。1955年6月南充高中畢業,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60年畢業並留校任教,現已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四川省南充市
  • 出生日期:1938年
  • 職業: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現代漢語虛詞研究
  • 代表作品:《虛詞》《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
四川省馬真,個人簡介,聯繫方式,學術論著,專業領域,科研項目,

四川省馬真

個人簡介

馬真,女,1938年生於四川南充。1955年6月南充高中畢業,同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60年畢業並留校任教,現已退休。她一直從事現代漢語,特別是現代漢語虛詞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獨立出版的專著和教材有《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2004)、《現代漢語語法》(香港,2001)、《簡明實用現代漢語語法教程》(1997)、《簡明實用漢語語法》(1981)等4部,並參與編寫12本教材與工具書;先後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她的《簡明實用漢語語法》被譯為法文本,她的《簡明實用現代漢語語法教程》被譯為日文本;她的《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已成為國內外許多高校漢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重要參考書。她曾多次榮獲北京大學、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她所參與編寫的《現代漢語》教材和她所參與的“現代漢語系列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教學成果分別榮獲國家教委教材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1月還榮獲“2001年度北京大學桐山教育基金獎特等獎”。1985年10月至1986年9月曾作為特聘客座教授應邀前往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研究、任教一年;從那以後曾先後20多次應邀去日本、新加坡、泰國、韓國、美國、法國、荷蘭、挪威、加拿大、越南和我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訪問,或短期講學,或出席國際學術會議。現在學術界公認她在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面有重要貢獻,特別是在研究方法上,能打破傳統的虛詞研究框框,另闢蹊徑,富有創造性。

聯繫方式

郵寄地址:北京市 北京大學中文系,郵編:100871

學術論著

專著與論集
簡明實用漢語語法,1981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現代漢語虛詞散論(與陸儉明合著),1985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西南官話基本文型の記述(與橋本萬太郎等合著),1986年,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 語言文化研究所西南官話教本(與橋本萬太郎等合著),1986年,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語言文化研究所
簡明實用漢語語法(修訂本),198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虛詞(與陸儉明合著),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法譯本),1994年,巴黎彼得出版社(Peeters Paris)。
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199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簡明實用中國語語文法(日譯本),1997年,日本駿河台出版社。
現代漢語虛詞散論(修訂本,與陸儉明合著),1999年,語文出版社。
現代漢語基礎(與陸儉明、李慶榮、蘇培成合著),2000年,線裝書局,北京。
現代漢語基礎自學輔導(與陸儉明、李慶榮、蘇培成合著),2001年,線裝書局,北京。
現代漢語語法,2001年,明窗出版社,香港。
簡明中國語文法ポイント100(簡明中國語文法100要點,與郭春貴合著),2001年,白帝社,日本。
簡明中國語文法100要點(韓文譯本),2003年。
現代漢語專題教程,(與王理嘉、符淮青、李小凡合著),200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商務印書館,2004年。
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編著漢語成語小詞典(集體編寫),商務印書館,1958年
現代漢語虛詞例釋(集體編寫),商務印書館,1982年
小學生字典(合作編寫),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
現代漢語(合作編寫),商務印書館,1993年
馬老師と學ぶ中國語(與伊井健一郎、山田留里子合寫),日本東京駿河台出版社,1995年
在北京留學(與伊井健一郎、山田留里子合寫),日本白帝社,1999年
論文
關於動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合寫,由朱德熙執筆),載《北京大學學報》1961年4期。
要重視文章的語言問題,載《人民鐵道通訊》1979年4期。
句子組織中要注意的幾個問題,載《人民鐵道通訊》1980年2期。
先秦複音詞初探,連載《北京大學學報》1980年5期、1981年1期。又見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萃 · 語言文獻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修飾數量詞的副詞,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1年1期。
談雜糅,載《語文知識叢刊》1981年1期。
說“也”,載《中國語文》1982年4期。
關於“都/全”所總括的對象的位置,載《漢語學習》1983年1期。
說“反而”,載《中國語文》1983年3期。
關於表示程度淺的副詞“還”,載《中國語文》1984年3期。
“稍微”和“多少”,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年3期。
虛詞研究淺論(與陸儉明合寫),見《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關於時間副詞(與陸儉明合寫),見《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把”字句補議,見《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比”字句內比較項Y的替換規律試探,在《中國語文》1986年2期。
“比”字句新探,載日本《亞非語言文化研究》1986年總31期。
“很不──”補說,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6年2期。
程度副詞在表示程度比較的句式中的分布情況考察,載《世界漢語教學》1988年3期。
說副詞“有一點兒”,載《世界漢語教學》1989年4期。
漢語句法里的縮略現象,載《語言研究》1989年1期。
談句法歧義現象(與陸儉明合寫),見《漢語論叢》,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國語里的程度副詞“很、挺、怪、老”,載《漢語學習》1991年2期。
南充話里的反覆問句與“沒得”和“沒有”,見《語言學論叢》第16輯,商務印書館, 1991年。
談談虛詞研究,載新加坡《華語研究單篇論文選》,新加坡國立大學華語研究中心,1991 年。
關於“反而”的語法意義,載《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1期。
實用文法講座(共12講),連載日本《中國語》1995.4.-1996.3.。
“名詞+動詞”詞語串淺析(與陸儉明合寫),載《中國語文》1996年3期。
形容詞作結果補語情況考察(與陸儉明合寫),見余靄芹、遠藤光曉共編《橋本萬太郎紀念·中國語學論集》,內山書店,1997年,日本東京。
四川南充話與北京話語法比較,載京都產業大學《國際言語科學研究所所報》199年總 第19卷,P.95-111。
勤奮、求實――求學、治學之本(在大阪帝冢山學院大學的演講,12月5日),載日本《中國文化論叢》第7號,1998年。
關於表重複的副詞“又”、“再”、“還”,在98’現代漢語語法學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收入《語法研究和探索》(十),1999年
關於“不要”,載日本《關西漢協通訊》1999年第一期。
關於虛詞的研究,見呂叔湘等著《語法研究入門》,商務印書館,1999年。
表加強否定語氣的副詞“並”和“又”,載《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第3期。
談談虛詞研究的方法,見《語言文字學論壇》(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已經”和“曾經”的語法意義,《語言科學》2003年第1期。
對外漢語虛詞教學中要重視比較的方法,見趙金銘主編《漢語口語與書面語教學——2002年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是詞的意義還是格式的意義,見崔健、曹秀玲主編《對韓(朝)漢語教學研究》,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年。
談談《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虛詞的注釋,《語言文字套用》2006年第1期。
勤于思考——研究者的基本素質,見雲貴彬主編《語言學名家講座》,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在漢語教學中要重視詞語使用的語義背景,見蔡建國主編《中華文化傳播 任務與方法》(196-208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專業領域

現代漢語
擔任過的課程
寫作
語法修辭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辭彙
現代漢語語法
現代漢語虛詞
現代漢語虛詞研究
西南官話【日本東外大】
虛詞研究專題【泰國朱拉隆功大學】

科研項目

1.《先秦複音詞初探》曾獲首屆北京大學學報優秀論文獎(1991)
2.《“比”字句新探》獲北京大學第二屆科學成果論文二等獎(1988)
3.《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
4.她所參與編寫的《現代漢語》教材榮獲北京市教材一等獎、國家教委教材一等獎(1996)
5.她所參與的“現代漢語系列化課程的建設與實踐”教學成果榮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996)、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997)
6.2001年1月榮獲“2001年度北京大學桐山教育基金獎”
7. 《現代漢語專題教程》(與王理嘉、符淮青、李小凡合著)2003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榮獲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