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波(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馬文波(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

馬文波(1911.10—1993.2.5),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安徽省懷遠縣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軍旅生涯中,歷任鄂豫皖軍委會無線電訓練班技術教員,紅四方面軍總部報務員、報務主任、科長,軍委二局股長、科長、處長、副局長,晉察冀軍區情報處處長,華北軍區司令部情報處處長等職。先後參加了紅軍鄂豫皖反“圍剿”鬥爭、川陝蘇區反“圍剿”鬥爭、長征、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軍委技術部副部長、總參三部副部長、外交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3年2月5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文波
  • 外文名:Ma Wenbo
  • 別名:馬萬章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省懷遠縣何巷村
  • 出生日期:1911年10月
  • 逝世日期:1993年2月5日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參加了紅軍鄂豫皖、川陝蘇區反“圍剿”鬥爭
    參加了長征
    參加了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
  • 軍銜:少將(1955年)
人物生平,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之後,所獲榮譽,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時期

1911年10月,馬文波生於一個農民家庭,參加紅軍後任紅四方面軍總部電台報務員、報務主任,軍委三局一科科長,軍委二局股長。參加了多次反“圍剿”鬥爭,經歷了長征,是紅四方面軍情報工作的創始人之一。
青年馬文波青年馬文波
1937年,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軍委二局科長、處長、第二副局長。馬文波積極開展對敵偵察,參加大生產運動。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二局副局長、軍區情報處處長、華北軍區司令部情報處處長等職,參加了清風店、石家莊、平津等戰役。他主持的情報工作,為配合攻打天津、和平解放北平、改編國民黨綏遠起義部隊以及進入北京城後的治安保衛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

建國之後

新中國成立後,馬文波先後任軍委技術部副部長、總參三部副部長。他積極參與全軍技偵戰線的部署調整,為技偵工作的現代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馬文波少將馬文波少將
1969年,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72年5月—1978年2月,外交部副部長。
在外交部工作期間,馬文波堅定地執行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同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為貫徹黨中央的外交路線,落實中央關於發展中美、中日關係的重大決策,為穩定外交部的局勢、開展正常的外交活動盡了最大的努力,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多次讚揚。
1982年,馬文波離休。離職休養以後,仍以極大的熱情關心部隊工作,積極向軍委和總參領導提建議,並認真撰寫回憶文章,受到了人們的尊重。
是中共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93年2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2歲。

所獲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人物評價

馬文波積極組織技偵工作,為紅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和技偵工作的建立與發展做出了貢獻,是紅四方面軍技偵工作的創始人之一。
馬文波夫婦馬文波夫婦
馬文波在半個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長期埋頭苦幹,甘當無名英雄,把自己畢生的精力奉獻給黨的事業。他具有堅強的黨性和組織紀律性,光明磊落,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得失,自覺服從黨的需要。他好學不倦,刻苦鑽研,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克勤克儉,廉潔奉公,從不搞特殊化。他深入實際,平易近人,聯繫民眾,團結同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