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鹿山鎮

香鹿山鎮

香鹿山鎮位於宜陽縣東部,東接洛陽高新區,與縣城隔河相望,洛陝公路穿境而過,鄭盧高速宜陽站入口位於鎮區,交通便利。鎮區面積122.48平方千米,轄31個行政村,總人口60975人(2017)。2016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46.3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870元,在全省綜合實力百強鎮排序中位列87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香鹿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
  • 面積:122.48平方千米 
  • 人口:60975人(2017) 
概況,機構設定,沿革,區劃代碼,機構設定,更名,

概況

香鹿山鎮位於宜陽縣東部,洛河北岸,距縣城7.5千米。轄尋村、甘棠、香泉、段村、下河頭、官莊、后庄、龍王、黃窯、下街、李營、鎖營、牌窯、趙老屯、王凹、葉莊、柏樹溝、磚古窯、英桃溝、郭坪、劉溝、大柳樹、潘寨、馬溝、潘溝、留村、南留、楚凹、上韓、東韓、下韓31個行政村。洛(陽)盧(氏)公路穿境。
香鹿山鎮位於宜陽縣東北部,北依熊耳,南臨洛水,東接洛陽高新區,與縣城隔河相望,洛陝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鎮域面積122.48平方千米,轄31個行政村、304個村民組、總人口60975人(2017)。香鹿山生態園、宜陽縣北城區、產業集聚區位於我鎮境內,香鹿山鎮既是宜陽縣的東大門,也是宜陽縣城的新視窗。近年來,香鹿山鎮以社會大局穩定統攬工作全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保穩定、促發展、強民生、統籌兼顧的發展主題,以福民強鎮為目標,強力推進“三化”協調發展,著力構建和諧香鹿山。先後獲得了省市“五個好”鄉鎮黨委、省市新農村建設、市發展民營經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在縣目標考核綜合中名列前茅。

機構設定

黨政辦:負責黨建,宣傳、統戰、精神文明建設和幹部人事管理工作;搞好綜合協調,政務監督,行政後勤、文秘、統計、檔案等工作,承擔鎮人大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
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文教、衛生、科技、體育、廣播電視、民族、宗教、老齡、殘疾等工作。
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農、林、水、牧、副、漁各業的規劃、生產經營、指導和管理等工作。負責鄉鎮企業的規劃、管理、指導和服務工作,指導並監督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負責市場貿易等工作。
財政所:負責管理鎮財政,搞好財政預算,指導並監督各村經濟財務管理,協調幫助國、地稅徵收。
勞保所:負責本鎮勞動力資源,向社會提供勞動力和用工需求信息;配合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搞好勞務輸出工作,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受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辦理本鎮失業人員的登記,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服務;承辦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村鎮建設發展中心:負責村鎮所、企業辦合併後的村建建設、房管、環保、鄉鎮企業服務等職能,實行全額預算與收支兩條線管理。負責規範市場秩序,取締馬路市場,店外經營和機動車占道,增加小城鎮入戶率和開業率,搞好衛生,保證鄉區內全天整潔。
文化服務中心:負責廣播站、文化站合併後的綜合文化服務職能。農業服務中心:負責農經、農技、水利、林業等站所合併後的農業綜合服務職能。
計畫生育服務中心:負責搞好全鄉人口統計,上報、協助縣計生委徵收社會撫養費,宣傳上級有關政策,負責計生辦日常工作。負責全鄉育齡婦女康檢,搞好優質服務。
香鹿山鎮

沿革

1956年設尋村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110.7平方千米,人口5.2萬,轄尋村、櫻桃溝、柏樹溝、段村、北后庄、官莊、趙老屯、黃窯、郭坪、南留村、磚古窯、潘溝、楚凹、牌窯、甘堂寨、龍王、王凹、鎖營、下河頭、香泉、夏街、大柳樹、留村、上韓溝、下韓溝、東韓溝、業莊、馬溝、李營、潘寨、劉溝31個行政村。2000年5月,撤鄉設鎮。2011年,尋村鎮更名為香鹿山鎮。

區劃代碼

410327105:
~200 121尋村
~201 122甘棠村
~202 122香泉村
~203 121段村
~204 122下河頭村
~205 122官莊村
~206 122后庄村
~207 122龍王村
~208 122黃窯村
~209 220下街村
~210 220李營村
~211 220鎖營村
~212 220牌窯村
~213 220趙老屯村
~214 220王凹村
~215 220葉莊村
~216 220柏樹溝村
~217 220磚古窯村
~218 220英桃溝村
~219 220郭坪村
~220 220劉溝村
~221 220大柳樹村
~222 220潘寨村
~223 220馬溝村
~224 220潘溝村
~225 220留村
~226 220南留村
~227 220楚凹村
~228 220上韓村
~229 122東韓村
~230 122下韓村

機構設定

黨政辦負責黨建、宣傳、統戰、精神文明建設和幹部人事管理工作;搞好綜合協調、政務監督、行政後勤、文秘、統計、檔案等工作,承擔鎮人大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
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文教衛生科技體育廣播電視民族宗教、老齡、殘疾等工作。
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農、林、水、牧、副、漁各業的規劃、生產經營、指導和管理等工作;負責鄉鎮企業的規劃、管理、指導和服務,指導並監督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負責市場貿易等工作。
財政所:負責管理鎮財政,搞好財政預算,指導並監督各村經濟財務管理,協調幫助國、地稅徵收。
勞保所:負責向社會提供勞動力和用工需求信息;配合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搞好勞務輸出工作,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受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委託,辦理本鎮失業人員的登記,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服務;承辦鎮黨委、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村鎮建設發展中心:負責村鎮建設、房管、環保、鄉鎮企業服務等工作;負責規範市場秩序,取締馬路市場、店外經營和機動車占道,增加小城鎮入戶率和開業率,搞好衛生,保證鄉區內全天整潔。
文化服務中心:負責綜合文化服務工作。
農業服務中心:負責農經、農技、水利、林業等站所合併後的農業綜合服務職能。
計畫生育服務中心:負責搞好全鄉人口統計、上報,協助縣計生委徵收社會撫養費,宣傳上級有關政策,負責計生辦日常工作;負責全鄉育齡婦女康檢,查看婦科病、四項手術,搞好優質服務。

更名

東方今報洛陽訊7月26日上午10時,洛陽市宜陽縣尋村鎮正式更名為香鹿山鎮。  尋村在明朝和清初時屬石安里,乾隆以後分屬於屏陰區、城廂區、甘棠區德石一里、石二里、閒和里,民國16年,國民黨政府設立尋村區。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尋村劃為中心鄉,1958年成立以尋村為中心的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尋村鄉,2000年撤鄉建鎮。
據香鹿山鎮人民政府鎮長楊惠江介紹,香鹿山鎮後的香鹿山上窄下寬,上下左右邊沿齊整、兩側對稱,酷似一個倒扣的香爐,因此名為香爐山。
唐時,武則天喜歡此地風景秀麗,常來遊獵,偶遇神鹿,改此山名為香鹿山,沿用至今。
前幾年,宜陽縣先後投資3500萬元,實施香鹿山綠化六期工程,造林21800畝,形成了全省最大的縣級城郊森林公園。此次,尋村鎮改名為香鹿山鎮跟這番歷史有很大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