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演義

香港電影演義

《香港電影演義》是2010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君子。該書通過講述台前幕後的影史秘聞、細節考據,窺視影人心態、類型創作、環境影響、產業格局等,由細節人手,積少成多,相對全面的掌握香港電影的今昔概貌。

基本介紹

  • 書名:香港電影演義
  • 作者魏君子
  • ISBN:9787503941054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4-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名為《香港電影演義》,是因為在下一貫的寫作風格不是做評判,而是講故事。眾所周知,香港電影界的故事往往比戲本身更具傳奇性,
按說本書內容很多來自香港影人的口述親歷,真實性毋庸置疑,稱為“演義”似大可不必。但我向來以為:一個創作或事件,除了結果是客觀無可更改的,任何人(包括當事人)講述起因和過程都或多或少存在主觀渲染(如張徹、劉家良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說法),所以各種版本的影史八卦層出不窮。我無法確認他們有多主觀,也不敢自認完全客觀,套用一句俗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香港電影演義,——不敢說我的最好,唯一敢保證的是比較好看有料……

作者簡介

魏君子,本名魏海軍,著名影評人,1978年出生,河北豐潤人。2001年開始從事娛樂影評寫作,迄今已在《電影世界》、《中國銀幕》、《中國廣播影視》、《新京報》等40餘家平媒發表文章近千篇,近100萬字。又先後任《看電影》、《生活資訊》、《青年時報》、《新娛樂》、《重慶渝州晚報》專欄作者,並長期為搜狐、新浪、網易、騰訊、TOM撰寫特約專題及影評稿件。主要著作:《香港製造》(編著,現代出版社)、《江湖外史之港片殘卷》(文化藝術出版社)。 2009如何擔任武俠電影《追影》的聯合編劇。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輯 流水落花春去也
三十年如一夢 港片興衰秘史
戰國2010香港影壇群英傳
邵氏VS嘉禾: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
附錄:唇亡齒寒:重提邵氏以六打一重創嘉禾事件
城頭變幻大王旗: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香港電影公司
第二輯 驀回首今夕何夕
成敗蕭何——香港電影的絕招與命門
金像獎審視港片自我未來定位“城市電影”?
賀歲片重返李翰祥時代
內地“三級”老調重彈
台灣片商進軍大陸重演港片落難史?
第三輯 一曲新詞酒一杯
《神經刀》與《貓頭鷹》:追武俠喜劇之影
專破刀槍不入——功夫片的科學觀
臥底灰色地帶·反諷——香港警匪片風雲三變
忽魂悸魄動恍驚起長嗟——香港恐怖片縱覽
“殭屍大時代”——香港殭屍電影漫談
附錄:茅山殭屍片開山鼻祖劉觀偉聊鬼講古
興衰有數風月無邊——香港“Ⅲ級片”大觀
附錄:專訪錢文鑄:揭秘香港Ⅲ級片拍攝內幕
懷舊是一種美德——閒話20世紀70年代香港鬼馬喜劇
周星馳VS王晶:淺說無厘頭喜劇
第四輯 天下風雲出我輩
百年孤獨:邵逸夫影壇得失奇錄
李翰祥:邵氏風月情
胡金銓:長使英雄淚滿襟
張徹:權臣不善謀己?
附錄:李翰祥、胡金銓、張徹三位大導演的落幕時刻
楚原:鬧市俠隱
附錄:見證楚原73歲壽宴
羅維:跟風大師
哪個才子不害人
牟敦芾:聲名狼藉的暴力藝術家
麥嘉講古:江山不管興亡事
奇兵今安在 何處覓石天
徐克·吳宇森——雙雄喋血1989
麥當雄:男盜女娼
泰迪羅賓:臥底主流港片的“邊緣人”
林嶺東:天命隨緣
黃志強:曾經野獸
高志森:樂極生悲
杜琪峯:銀河前傳
陳嘉上:隨波逐流
盛世危言1987——三個得勢影人的港片殘夢
無可奈何花落去——香港電影編劇小傳
第五輯 少壯初識愁滋味
李仁港:浪漫武俠第三代掌門孤獨一枝
附錄:李仁港趣話張家班:有情懷:總是幸福的
葉偉信:少壯派成長備忘錄
陳木勝:全城戒備迎戰好萊塢
谷德昭:行運導演危機四伏
甄子丹:濫拍?退休?雙重身份的冰火心態
第六輯 但使龍城飛將在
劉家良:李廣難封
劉唐軼事:武指的尷尬
撫今追昔“七小福”
洪金寶:武夫破局
附錄:洪金寶自述香港武指舊聞
袁家班:勇者無懼
程小東:電視時代的修煉秘史
第七輯 尋章摘句老雕蟲
尾聲 一入江湖歲月催
追夢人——我在香港的日子

序言

魏君子令很多香港電影人自愧不如。
因為很多人雖然從事這個行業,但卻只視為一份工作,並不發燒。魏君子從一個追逐錄像廳時代港產片的影迷,進而成為一位傳媒圈中人,他對香港電影的執狂和熱情,絕對超越單純喜愛的程度,所以,我稱他為港產片發燒友。魏君子對港產片如數家珍的痴迷級數,已是非一般的影迷。我第一次遇見他時,他就向我查詢某一樁圈中秘事,能叫做“秘事”,當然不是一些娛樂周刊能讀到的新聞,而是只屬口耳相傳不為外人道的“秘密”。我訝異魏君子何以訊息如此靈通?在以後交往的日子裡,我更發覺,這位河北唐山的小子,雖工作在北京,卻仿佛就是一個長年浸淫在香港影壇的“自己友”,幾乎對所有小遭傳言,無所不知,其“八卦”程度,勝過任何一位跑電影新聞的香港記者。
這是需要一份發自內心的能耐,一份拚命鑽研求真的精神,對香港電影及香港電影史的探究,我認為魏君子已可以和已故的余慕雲老師相提並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