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成立於一九八零年,已發展為一個國際認可的社會文化教研中心,尤其注重研究華南、香港、台灣、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在快速經濟發展之中,所出現的例如族群、區域和國家認同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 創辦時間:1980年
歷史,課程目的,學習及研究環境,系內教職員,研究課題,

歷史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成立於一九八零年,已發展為一個國際認可的社會文化教研中心,尤其注重研究華南、香港、台灣、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在快速經濟發展之中,所出現的例如族群、區域和國家認同問題。
一九七三年,中大開始開設人類學課程,隸屬於社會學教務委員會。一九七七年,人類學分部開始提供副修課程。人類學繫於一九八零年正式設立, 提供本科生主修及副修課程。一九八七年,開辦了人類學碩士課程(M.Phil.),博士課程則於一九九二年設立。人類學文學碩士(修讀)課程 (M.A.)於一九九八年設立,而中國社會人類學文學碩士修讀課程則於二零零零年設立。
進入二十一世紀,本系不斷發展新課程,探討文化接觸、族群衝突以及身份認同等與香港社會以及全球息息相關的課題。
本系經常邀請國際知名的資深人類學家到本系執教,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idney W. Mintz 教授、伊利諾大學Edward M. Bruner 教授、哈佛大學James L. Watson 教授和Rubie S. Watson教授、耶魯大學蕭鳳霞教授、京都同志社大學森川真規雄教授及澳洲國立大學Andrew Kipnis教授等。任教本系暑期課程的包括舊金山州立大學的Bernard Wong 教授及華盛頓大學的Ann Anagnost教授。
同時,每年都有不少傑出的人類學者到訪本系,與師生進行學術交流及演講。多年來,本系接待的到訪學者來自不同院校與研究所,當中包括哈佛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東京大學、巴黎大學、哥本哈根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倫敦大學、匹茲堡大學、大阪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及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等。
本系老師和學生的興趣涵蓋多個人類學領域,從性別、經濟發展到族群性等,而研究課題包括文化認同、環境問題、婦女與性別認同的建構、中國民間宗教、中國少數民族、亞洲飲食文化,文化與旅遊,及華南地區的史前文化等。

課程目的

亞洲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人群的頻繁遷徙導致不同文化的接觸,以及一個全球文化的出現,都使我們迫切需要通過人類學跨文化整體研究去理解人類的行為。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位於香港這個充滿活力的全球性都市,為人類學研究提供優越的環境。
人類學系致力於通過比較研究來尋求解釋當今世界中人類生活的高度複雜性及多樣性。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的本科生課程和研究生課程尤其著眼於利用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大學優良 的學術環境,用人類學的研究方式來觀察和了解世界。學生通過修讀課程以及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研究來獲得此學科系統的訓練,並發展對現時社會文化問題進行獨立 研究的能力。本學系每年主辦暑期田野考察;考察是在日本、內蒙古、台灣、雲南和廣西。本學系還跟海外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和交換項目。此外,本學系還設 有跨學科的性別研究課程。
本學系有些畢業生選擇留校攻讀研究生學位,而另一些畢業生出國深造。許多畢業生成功進入各行各業,包括博物館,傳媒,政府服務,教育和國際商貿。

學習及研究環境

香港中文大學位於香港新界,校舍依山而立,俯瞰吐露港,環境怡 人。大學圖書館藏有豐富的中文、英文及其他語文的書刊。而大學服務中心所藏當代中國研究資料,更是世界知名。校內其他相關研究所包括:香港亞太研究所、人 文學科研究所、港美學術交流中心、宗教和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及中國文化研究所等。各研究所均資助人類學家進行研究計畫,舉辦研討會,及邀請世界各地專家來 港交流。
香港社會為學者提供一個富有活力而促進思考的學術氣候。香港的地理位置連線東西方,為中國與世界 其他地區,東北亞與東南亞銜接之處。香港社會開放,加上學術自由的傳統和發達的信息,大量流經香港的人才和訊息,使其成為地域研究或跨學科研究的理想地 方。這種情況在97年以後並未改變。

系內教職員

Chairperson 系主任
Gordon MATHEWS (Ph.D., Cornell University) 麥高登 cmgordon"at"cuhk.edu.hk
Professors 教授
Sidney C. H. CHEUNG (Ph.D., Osaka University) 張展鴻 sidneycheung"at"cuhk.edu.hk
Tracey Lie Dan LU (Ph.D.,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呂烈丹 luliedan"at"cuhk.edu.hk
教師簡介
Gordon MATHEWS (Ph.D., Cornell University) 麥高登 cmgordon"at"cuhk.edu.hk
TAN Chee Beng (Ph.D., Cornell University) 陳志明 has retired from the Department in August 2012 and can be reached at cbengtan"at"gmail.com
Associate Professors 副教授
Joseph BOSCO (Ph.D., Columbia University) 林 舟 josephbosco"at"cuhk.edu.hk
CHENG Sea Ling (Ph.D., University of Oxford) 鄭詩靈 sealing"at"cuhk.edu.hk
Siumi Maria TAM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譚少薇 siumitam"at"cuhk.edu.hk
HUANG Yu 黃瑜 (Ph.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uangyu"at"cuhk.edu.hk
Teresa KUAN 關宜馨 (Ph.D.,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tkuan"at"cuhk.edu.hk
Sharon WONG 黃慧怡 (Ph.D.,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haronwwy"at"cuhk.edu.hk
Lecturer 講師
CHEN Ju-chen (Ph.D., Rutgers University) 陳如珍 juchen"at"cuhk.edu.hk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s
Mick ATHA (Ph.D., University of York) mickatha"at"cuhk.edu.hk
Avron BORETZ (Ph.D., Cornell University) boretz"at"cuhk.edu.hk
Francisca LAI (Ph.D., Purdue University) flai"at"cuhk.edu.hk
Veronica S.W. MAK 麥秀華 (Ph.D., CUHK) veronica.mak"at"cuhk.edu.hk
Paul James O'CONNOR (Ph.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aul.oconnor"at"cuhk.edu.hk
WANG Danning (Ph.D., CUNY) 王丹凝 danningwang"at"cuhk.edu.hk
Part-Time Lecturers 兼任講師
NG Chi Wo 伍志和 chiwo"at"cuhk.edu.hk
Honorary Advisors
CHAU Hing-wah (Curator (Intangible Heritage), 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
NG Chi Wah (Assistant Director (heritage and museums),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HKSAR)
Susanna SIU (Chief Curator,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
Executive Officer 執行主任
Kathy K.L. WONG 王嘉琳 kathyw"at"cuhk.edu.hk
Executive Assistant 執行助理
Florence M.C. LAM 徐林文珠 manchu"at"cuhk.edu.hk
Project Coordinator 計畫協調員
CHOK Wing Sum 竺穎琛 wschok"at"cuhk.edu.hk
Technician 技術員
LEUNG Ming Wah 梁銘華 mwleung"at"cuhk.edu.hk
General Clerk 文員
Grace C.H. TSANG 曾展嫻 gracetsang"at"cuhk.edu.hk
其他學系的人類學家及相關學者
CHOI Po King (Educational Adminstration and Policy)
Celine Yuen Yan LAI (Cultural Management)
LEE Sing (Psychiatry)
MA Kit Wai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Lynne NAKANO (Japanese Studies)
Jenny F.S. SO (Fine Arts)
Victor VICENTE (Music)
WU Ka Mi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研究課題

人類學系教師的研究工作可反映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商貿港和東亞及東南亞經濟文化的樞紐地位。研究項目注重中國內地的文化生活和社會,香港的國際和都市文化,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以及全世界的複雜社會。 研究包括:
文化認同
香港人在香港回歸中國後的文化認同感覺-屬於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麼?
中國的文化互動
日本、美國、香港的民族文化和全球文化超級市場之間的衝突
當代日本的代溝:重建一個動搖的社會次序
文化和經濟
中國經濟文化和發展
中國農業經濟的起源
中國南方史前經濟和自然環境
向中國銷售肥皂:全球消費主義和欲望的來源
文化保存和旅遊
轉型中的AINU文化
古董和文化遺蹟
中國傳統的農業技術和工具
旅遊,保存和環境政治
飲食和文化
炮製香港認同:茶餐廳、飲茶和客家餐廳研究
豆腐:豆腐消費和全球化
中國食品的全球化
移民與認同
當地認同的全球化:香港移民家庭在澳大利亞
移民與性別認同:閩南婦女在香港、中國內地和東南亞
家族、移民與華人網路:泉州華僑村落的研究
宗教
華南的民間宗教
傳統與變遷:中國與馬來西亞的永春人
華南文化範圍的天后/媽祖
婦女與性別建構
香港的性別與專業:工作政治和性別社會建構
從草根視角看現代化:深圳的女工
家庭和性別的社會建構:跨越香港和大陸邊界的多妻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