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四賢

餘姚四賢

餘姚四賢,或“餘姚四賢仕”,“餘姚四大鄉賢”,“餘姚四大賢”,指四位出生於浙江省餘姚市(今浙江省寧波市餘姚)的著名賢士。他們對中國哲學史、思想界產生了巨大持久的影響,並影響了日本儒學史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姚四賢
  • 概述 :餘姚四賢,或“餘姚四賢仕”
  • 四賢:山高水長 -嚴子陵
  • 四賢2:真三不朽 -王陽明
介紹,成員,嚴子陵,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

介紹

山高水長 - 嚴子陵
東漢著名隱士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漢光武帝請他幫助治理天下,辭不就。隱居在今杭州市富陽縣富春江流域。今有著名的嚴子陵釣魚台。嚴子陵是隱士文化、哲學的早期重要人物,對後世影響極大。嚴子陵之後歷代著名人物如李白都尋訪過他的歸隱之處,毛澤東對嚴子陵也有很高評價。
真三不朽 - 王守仁
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人物。是集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為一身的全能大儒。所創陽明學,影響遍及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及東南亞
勝國賓師 - 朱舜水
為明末清初思想家,因不忍故國以夷變夏、改朝換代,移居日本。他的學術極大影響了日本的儒學、史學。
名邦獻遺 - 黃宗羲
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經濟學家。被稱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

成員

嚴子陵

山高水長嚴子陵東漢著名隱士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漢光武帝請他幫助治理天下,辭不就。隱居在今杭州市富陽縣富春江流域。今有著名的嚴子陵釣魚台。嚴子陵是隱士文化、哲學的早期重要人物,對後世影響極大。嚴子陵之後歷代著名人物如李白都尋訪過他的歸隱之處,毛澤東對嚴子陵也有很高評價。

王陽明

真三不朽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諡文成,人稱王陽明。漢族,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侯爵。王守仁非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王守仁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的集大成人物。是集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為一身的全能大儒。所創陽明學,影響遍及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及東南亞。他的學術極大影響了日本的儒學、史學。
王陽明生於明朝中期,此時政治腐敗、社會動盪、學術頹敗,陽明子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發明“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
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因此,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
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即公元1472年10月31日)太夫人鄭氏娠十四月生文成公於餘姚,嘉靖七年十一月廿九日(即公元1529年1月9日)辰時卒於南安,享年五十七歲。

朱舜水

勝國賓師 朱舜水為明末清初思想家,因不忍故國以夷變夏、改朝換代,移居日本。他的學術極大影響了日本的儒學、史學。

黃宗羲

名邦獻遺 黃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字太沖,一字德冰,號南雷,別號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藍水漁人、魚澄洞主、雙瀑院長、古藏室史臣等,學者稱梨洲先生。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並稱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