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漢語詞語)

飲酒(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 、 喝酒。

2、 古代宴會時供食畢漱口的酒。

我國少數民族喜歡飲酒,他們的飲酒方式多種多樣,別有一番風趣

基本介紹

  • 別名:無
基本解釋,特色酒,誤區,講究酒態,飲酒四佳,

基本解釋

1. 喝酒。
國語·晉語一》:“﹝史蘇﹞飲酒出。”
韓愈《順宗實錄五》:“天下吏人,誥至後,出臨三日皆釋服,無禁婚嫁、祠祀、飲酒、食肉。”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王遷回宮,無計可施,惟飲酒取樂而已。”
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其時司馬氏已想篡位,而阮籍名聲很大,所以他講話就極難,只好多飲酒,少講話。”
清 田蘭芳《皇清太學生信菴袁公(袁可立孫)墓志銘》:“家素貴,無一切紈恗狗馬聲色飲酒六博及鐕核持籌之習,亦無狎朋昵友優伶娼交之往來。”
2. 古代宴會時供食畢漱口的酒。
《周禮·天官·酒人》:“共賓客之禮酒、飲酒而奉之。”
鄭玄 註:“飲酒,食之酒。”賈公彥疏:“謂食時有酒者,《曲禮》云:‘酒漿處右。’則此非獻酬酒,是酳口之酒也。”孫詒讓 正義:“蓋食禮無獻酬,唯有酳口,故別謂之飲酒。”

特色酒

山欄酒
海南等地的黎族人民熱情好客,客人臨門,便以自制的山欄酒為客人接風洗塵。他們飲酒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叫“腔斧昂”,是飲酒敘情之意;第二階段是喝醉酒,叫“痹熬”,就是按黎族風俗要喝醉才罷;第三階段叫“吞卓丘”,即主賓對唱當地民歌。
肝膽酒
水族人民素以肝膽酒招待客人,表示肝膽相照,苦樂與共。他們在殺豬時,一般都把豬膽留了下來。當客人入席,酒過三巡,主人便取出豬膽,剪開管口把膽汁注入酒壺,給在座的人各斟一杯,由客人先喝,然後才輪到主人。喝酒高潮時,往往要喝交杯酒,即賓主聯臂舉杯,同時將對方遞來的酒飲下,表示心誠。
牛角酒
貴州東南一帶苗族接待來客要敬獻醇香可口的牛角酒。苗家人都有外形美觀、雕刻花紋的水牛角,客人到寨門時,穿著華麗的苗家姑娘舉起牛角酒敬客,同時還有幾位姑娘在客人胸前掛兩三隻紫紅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如果客人懂得苗家規矩,要雙手捧住牛角,一飲而盡,就會順利進入苗寨。
青稞酒
藏族人民十分好客,遠方客人到來,都要敬獻青稞酒。這種酒是將青稞煮熟後拌和酒後,放入陶罐密封發酵,酒色微黃味微甜,酒精含量約10度,被外賓稱為“西藏啤酒”。喝酒時,主人斟滿一杯,讓客人先喝一口,添滿再喝一口,這樣連添三次喝三口,最後滿杯喝乾,這種習慣叫“三口一杯”。勸酒時,主人常誠摯地唱祝酒歌,尤為感人。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無名指蘸點酒,舉手向右上方彈三下,主人就不會勉強。

誤區

錯誤方法一:碳酸飲料伴酒喝
很多人喝酒的同時,還喝點碳酸飲料,比如雪碧、可樂、汽水等,自認為這樣酒被“稀釋”了,不容易醉。其實,碳酸飲料在胃裡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會迫使酒精很快進入小腸。而小腸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傷害更快更大。酒精在碳酸的作用下,也比較容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造成傷害。要想真正起到稀釋酒精的作用,喝水才是王道。
錯誤方法二:大口喝酒慢吃菜
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飲酒快,則血液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若慢慢飲入,體內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生量就少,不易喝醉。儘量慢一點喝,分小口咽下。慢慢吃菜是與大口喝酒背道而馳的,其實,應該是小口飲酒大口吃菜才是對的。

講究酒態

不少人雖然非常注意自己的妝飾打扮和言談舉止,唯恐給別人留下不良印象,但在觥籌交錯的宴席上,卻常常忘記保持一份文雅的酒態,狂喝濫飲者往往是酒過三巡後搖頭晃腦、吆三喝四、詞不達意,臉被酒精刺激得變了形,走起路來也是手舞足蹈。我國為禮儀之邦,凡事都很注意禮節,飲酒也不例外。古人飲酒,很注意有節有度,十分講究酒態,總是努力做到不失態,總是努力做到不失態,曾為我們留下了“君子飲酒,三杯為度”的古訓,即飲第一杯,表情要嚴肅恭敬,飲第二杯,要顯得溫文爾雅,飲第三杯,要神情自然,而知道進退。酒過三巡,仍無節制就叫失態。孔子也曾告誡人們:“唯酒無量,不及亂。“意思是各人酒量不同,因此不能限量,但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喝醉了,也就是說不能喝到”亂“的程度,現代人雖然並非要做到酒飲三杯而止,但適可而止卻是非常有益的。因為通過飲酒,也能考查出一個人的自制力,從而反映出一個人素質高低。所以不能把飲酒作為目的,而應當作為調節氣氛、增進感情交流的一種手段。

飲酒四佳

最佳品種,酒有白酒、啤酒、果酒之分,從健康角度看,當以果酒之一的紅葡萄酒為優。法國人少患心臟病即得益於此。據研究人員介紹,紅葡萄酒中有一種植物色素成分,此種物質以抗氧劑與血小板抑制劑的雙重“身份”保護血管的彈性與血液暢通,使心肌不致缺血,常飲紅葡萄酒患心臟病的幾率會降低一半。
最佳時間,每天下午兩點以後飲酒較安全。因為上午幾個小時,胃中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脫氫酶濃度低,飲用等量的酒,對肝、腦等器官傷害較大。此外,空腹、睡前、感冒或情緒激動時也不宜飲酒,尤其是白酒,以免心血管受損。
最佳飲量,人體肝臟每天能代謝的酒精約為每公斤體重1克。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每天允許攝入的酒精量應限制在60克以下。低於60公斤體重者應相應減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換算成各種成品酒應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威士忌250毫升、紅葡萄酒雖有益健康,但也不可飲用過量,以每天2至 3杯為佳。
最佳佐菜,空腹飲酒有損健康,選擇理想的佐菜既可飽口福,又可減少酒精之害,從酒精的代謝規律看,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注意,切忌用鹹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黏膜,甚至誘發癌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