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微生物

經食物傳播而引起人或動物疾病的食品微生物。可來自土壤、空氣、水以及人和動植物體。當食品原料中含有這類微生物,或食品在加工、儲藏、銷售過程中被這類微生物污染後,人誤食時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其症狀大多表現為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潛伏期在 1小時以內到48小時以上不等。患者對他人無直接傳染性。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真菌、病毒等,以細菌性食物中毒最為常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物中毒微生物
  • 闡述:經食物傳播引起人疾病的微生物
  • 類別:微生物
  • 相關:食品微生物
名詞定義,細菌分類,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產莢膜梭狀芽孢桿菌,蠟狀芽孢桿菌,傳染過程,

名詞定義

經食物傳播而引起人或動物疾病的食品微生物。可來自土壤、空氣、水以及人和動植物體。當食品原料中含有這類微生物,或食品在加工、儲藏、銷售過程中被這類微生物污染後,人誤食時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其症狀大多表現為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潛伏期在 1小時以內到48小時以上不等。患者對他人無直接傳染性。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真菌、病毒等,以細菌性食物中毒最為常見。
細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主要有7種,其潛伏期和病程也有所不同(見表)。7種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範圍、程度與地域及該地域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表中前 3類細菌在很多國家都很常見。西歐、北美等國是以食用動物蛋白為主的國家,因此,由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而造成食物中毒情況較為多見。在日本,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情況較為多見。
食物中毒微生物

細菌分類

沙門氏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無芽孢短桿菌,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為38℃,5℃以下不能生長。菌體在60℃下經15~20分鐘即被殺死。沙門氏菌可直接地或通過污水、動物及人的排泄物間接地污染食品。在食物的烹飪過程中,通過手、砧板、容器及其他工具可將此菌從原料轉移到熟食中。當沙門氏菌在食品中大量增殖後被人食用,會引起各種病症如發燒、頭痛及全身四肢疼痛、腹瀉和嘔吐等。中毒的輕重與攝入的菌量成正比。引起沙門氏菌中毒的常見食品為魚、肉、禽、蛋、乳。由於該菌不分解蛋白質,通常無感官性狀的變化易被忽視。要防止此類中毒,須注意個人和環境的衛生。

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呈葡萄狀排列,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為35~37℃。可在食品中生長並產生毒素而引起中毒。特點是發病快,恢復也快。臨床症狀表現為嚴重嘔吐、腹瀉、腹痛等。該菌常以化膿性炎症病人或帶菌者的手為媒介,傳播到肉、禽等冷食性的熟食上。適宜於葡萄球菌繁殖並產生毒素的食品,主要是乳和乳製品。該菌不耐熱,採用巴氏殺菌或一般的加熱步驟即可殺死菌體,但其毒素耐熱性較強,需在100℃下經30分鐘以上才能破壞。

產莢膜梭狀芽孢桿菌

產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又稱魏氏桿菌。革蘭氏染色陽性,專性厭氧。最適生長溫度為45℃,最低生長溫度為15℃。在自然界的土壤、空氣、水中廣泛存在。常存在於人或動物的排泄物、生肉和家禽及脫水製品中。由於其芽孢可抵抗熱和乾燥,也常存在於煮、燉、蒸甚至是烤制的食品中。芽孢在食品被長時間緩慢加熱或室溫保藏時萌發並大量增殖,產生外毒素。食用後會腹瀉、腹痛、噁心,但極少嘔吐。通常,加熱不足的肉禽類、魚貝類易引起此類食物中毒。
肉毒梭狀芽孢桿菌革蘭氏染色陽性桿菌,專性厭氧。是食物中毒病原菌中耐熱性最強的菌種,需在100℃下經6小時方可完全致死。生長過程中可產生外毒素,已知有A、B、C、D、E、F、G 7型毒素,其中A、B、E 型對人類有強烈的毒害作用,據推算,1克A型毒素可致死1億人。但它們的毒素不耐熱,在80℃下,A型毒素經0.5~6分鐘,B型經15分鐘,E型經30分鐘即可被破壞。此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0~37℃,最低生長溫度為10℃,生長pH>4.5。pH低於 4.5或加入80%以上食鹽可抑制該菌生長及毒素的形成。在自然界主要分布在土壤以及江、河、湖、海的泥沙中,可直接、間接污染食品。易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豆、乳、肉、魚、蔬菜等。毒素通過食物進入人體24小時後就會產生中毒症狀。最初感覺為乏力、頭痛、腹瀉,接著出現各種神經麻痹症狀如視力減退、眼瞼下垂、瞳孔放大、語言障礙、吞咽及呼吸困難等,8天內即導致死亡。由於由此而引起的死亡事件在世界各國時有發生,因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致死肉毒桿菌已成為食品工業殺菌的最根本要求。為了預防這類事件的發生,除了注意加強食品原料衛生外,還應注意食品加工時的殺菌強度。

蠟狀芽孢桿菌

革蘭氏染色陽性產芽孢桿菌。兼性厭氧。耐熱性比魏氏桿菌低,100℃下經5~30分鐘即可死亡。生長溫度為10~48℃,最適生長溫度為35~45℃,可產生外毒素。其芽孢常在穀物食品中發現。當食品被加熱或室溫保藏時,會萌發成桿菌並產生毒素。中毒症狀與葡萄球菌相似,表現為突然嘔吐和腹瀉。
副溶血性弧菌一種短、窄、彎曲型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偏端單生鞭毛,兼性厭氧。生長溫度 8~44℃,最適生長溫度為37℃,在偏鹼性條件下更適合生長。對熱敏感,在56℃下經5分鐘即可相繼死亡。耐鹽,在無鹽條件下不能生長,可在濃度為3~6%的鹽溶液中良好生長。因而常在魚貝類及其他水產品中出現,蝦蟹常是該菌的傳播者。主要症狀為嘔吐、腹痛、腹瀉甚至脫水、發燒。要防止此類細菌中毒,須對水產品進行足夠的熱處理,原料必須冷藏。
大腸菌群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形態與沙門氏菌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可分解乳糖及蔗糖,產酸產氣。大腸菌群因產生外毒素可導致嬰兒和兒童腹瀉及嘔吐。引起中毒的食品有肉、禽、土豆泥、奶油蛋糕、奶和乾酪等。菌的傳播常常是通過手、容器從原料帶入熟製品中,人的糞便也可傳播。因此,要注意個人和環境的衛生。

傳染過程

真菌某些真菌在生長過程中可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一旦這種真菌污染食品,並在食品中產生真菌毒素,就會使食者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真菌主要有黃麴黴、麥角菌、黃綠青黴、玉米赤霉等,其中以黃麴黴產生的黃麴黴毒素對人類的危害最大。
黃麴黴常存在於土壤、動植物體中,可在各種堅果特別是花生上生長。花生上染有的黃麴黴若處於高溫高濕下將很易生長並產生毒素。此外,在大豆、稻穀、玉米、通心粉等各物食品中也常發現黃麴黴毒素。其危害性在於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黃麴黴毒素耐熱,需在100℃下經長時間方可破壞。
病毒為專性活細胞寄生的大分子蛋白質。病毒在食品中不能增殖,因而食品只是作為病毒的傳播媒介。病毒隨食品被帶進人和動物體,在體內增殖,從而致病。有兩種病毒在食物中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即傳染性肝炎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前者可引起肝炎,後者可致小兒麻痹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