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未來---太空探索創新競賽

飛向未來---太空探索創新競賽

亞洲地區的“飛向未來-太空探索創新競賽”由中國宇航學會海因萊因基金會共同主辦。此項競賽是在亞洲地區30歲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大學生、研究生中開展。目的是為了激發和拓展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的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引導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成長,發現和挖掘在商業空間活動中與眾不同的構想,使未來空間商業活動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造福於人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向未來---太空探索創新競賽
  • 外文名:無
  • 類型:競賽
  • 舉辦時間:2004年10月-2012年7月
舉辦背景,獲獎作品回顧,第一屆亞洲區競賽,第二屆亞洲區競賽,第三屆亞洲區競賽,

舉辦背景

中國宇航學會與美國海茵萊茵基金會於2004年10月-2012年7月在中國舉辦了一、二、三屆“飛向未來----太空探索創新競賽”活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科院空間科學套用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參與了競賽的組織工作。
競賽評審由20位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太空探索»雜誌、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的專家和教授組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莊逢甘院士、梁思禮院士、崔國良院士分別擔任主任和副主任委員。

獲獎作品回顧

第一屆亞洲區競賽

一等獎
“極速快車”空天飛行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二等獎
太空網際網路--基於拉格朗日點的深空通信展望 西北工業大學
行星探測車載自助自救機械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三等獎
基於納米光電器件的新型太空定位系統原理分析及設計 中國科技大學
新型航天推進技術--雷射電漿組合式推進系統 南昌理工學院
套用於未來太空交通系統的量子技術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
海因萊因創新獎
充氣式可展開空間反射聚光鏡 北京理工大學
優秀獎
實驗性的微型固體燃料火箭 日本筑波大學
關於螺旋式輪月球車的套用性探討 哈爾濱工業大學
替代航空太空梭的新型飛行器—“雨辰”號空天飛機 南昌理工學院
載人新概念飛碟及其展開的仿真驗證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太空服務鏈 西北工業大學
紀念獎
空間數據系統與無線感測器網路在未來航天系統中的套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太空“昆蟲”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太空垃圾的"麵團回收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空間碎片“終結者”哈爾濱工業大學
深空星球樣本採集系統 西北工業大學
太空可變座椅 西北工業大學
電子推進系統空心陰極放電模式評估 日本神奈川高級技術學院
前景廣闊的太空醫護中心 國防科技大學

第二屆亞洲區競賽

來自華北電力大學的“阿波羅之光——空間站光導能源系統”從近百件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大賽一等獎,同樣是來自華北電力大學的作品“低軌反射式太空廣告”獲得大賽創新獎。新加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作品分獲二、三等獎。同時,中國地區組委會、新加坡地區組委會、中國民航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優秀組織獎。

第三屆亞洲區競賽

一等獎:
“啟明星”空間磁流體發電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薛濟坤等
二等獎
空間碎片的清潔 印度斯里蘭納瑪斯旺紀念大學 GaUtham等
宙斯之盾一一智慧型化多任務“太空能源保障系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楊靖宇等
三等獎
“通天橋”航天運輸系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姬聰雲等
“四極型”防輻射太空建築構架設計 北京理工大學陳世適等
魔方型深空探測飛行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趙邦華等
海因萊因創新獎
魔方型深空探測飛行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趙邦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