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寒江釣雪圖

題寒江釣雪圖

<題寒江釣雪圖>是一首題畫詩,作於清光緒十年(1884),為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畫意顯然取自柳宗元《江雪》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而釋氏的題詩則與柳詩大異其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寒江釣雪圖
  • 創作年代:1884年(清光緒十年)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釋敬安
原文,注釋,作者簡介,

原文

垂釣板橋東,雪壓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魚嚼梅花影。

注釋

這是一首題畫詩,作於清光緒十年(1884),為作者早期代表作之一。畫意顯然取自柳宗元《江雪》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而釋氏的題詩則與柳詩大異其趣。
起句開門見山,交待垂釣地點,“板橋”使人容易聯想起溫庭筠名句“人跡板橋霜”,已覺幾分寒意。次句承“垂釣”寫“蓑衣”,以“雪壓”托出大雪紛飛景象,著意渲染寒冷氣氛。第三句承“冷”字再遞進一層,“水不流”說明“江寒”已達結冰地步,所詠垂釣為冰釣無疑。這三句均未正面寫到釣者,而釣者冒雪垂釣的執著神態,卻已從各個側面烘托出來,氣氛顯然不像柳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樣孤寂壓抑。結句“魚嚼梅花影”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著此一筆,全詩皆活,於嚴寒中透出生機、冷峻中透出禪味,神韻頓出,妙趣橫生。此句從查慎行《題王文選浣花溪釣圖小照》詩中“忽動綠玻璃,游魚嚼花影”點化而來,與前三句接隼無痕,使寒江、飛雪、蓑衣、游魚、梅影等種種形象渾然一體,把“釣雪”的意境升華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境界,給人以回味無窮的感受。

作者簡介

釋敬安(1851-1912),俗姓黃,名讀山,法名敬安,字寄禪,湖南湘潭人。因曾於阿育王寺燒殘二指,別號“八指頭陀”。十八歲出家,遍游江浙各地,回湘後住持各名剎。辛亥革命後任中華佛教總會會長。工詩,有《八指頭陀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