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祖珍

韋祖珍

韋祖珍(1912-1982),廣西東蘭人,壯族。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七軍連指導員,紅一軍團政治部保衛部科長。1934年參加長征。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晉西南支隊保衛科長、軍委總政治部保衛部副科長,八路軍南下三支隊二團政委,熱遼縱隊二十七旅政委,熱東軍分區副政委,第四野戰軍四十五軍一三五師政委。建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副政委、兵團政治部主任空軍軍政委,福州軍區空軍政委,廣州軍區政委兼廣西軍區第二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解放軍政治學院速成系畢業,空軍少將軍銜。 1982年10月11日在南寧病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祖珍
  • 國籍:中國
  • 民族:壯族
  • 出生地:廣西東蘭
  • 出生日期:1912
  • 逝世日期:1982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解放軍政治學院速成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軍銜:少將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早期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之後,人物成就,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早期經歷

韋祖珍,男,又名韋仕,壯族,1912年8月出生於廣西東蘭縣那坤村。祖輩世代務農。將軍自幼聰明勤奮,六歲讀私塾,三月因家境貧寒而輟學,或握鋤務農,或揮鞭牧牛,馳騁田園山野。七歲隨父上船;十歲,能獨自擺渡,技如熟練艄公,鄉里人呼之“小艄公”。
1928年春,韋拔群東蘭鳳山兩縣組織農民運動,成立蘇維埃政權。韋祖珍將軍是時十六歲,參加了赤衛隊,攜鳥槍,揮大刀,打土豪,鬥地主,被稱為“蘇維埃娃娃頭”。
1929年12月參加百色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並易名韋仕。歷任紅七軍戰士、班長、排長。
1931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8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2年起任紅七軍連政治指導員、紅七軍保衛局偵察科科員。後任紅三軍團保衛局偵察科科員、紅一軍團教導營特派員。參加長征。後在延安任紅一軍團保衛部科長、總政治部保衛部副科長等。
1934年9月起任紅一軍團營、團特派員。
1934年長征始,部隊由宜昌出發進行大轉移。
1936年2月起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保衛部副科長。
1937年起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保衛部科長。

抗日戰爭

1938年10月起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晉西南支隊保衛科科長。
1939年秋冬入延安馬列學院、中共中央社會部訓練班學習
1939年將軍聞“仕”意為當官,又聞“幹革命不是為當官”,即復用原名。
1940年11月起任總政治部保衛部副科長。
1942年2月至1945年5月在中共中央黨校一部學習。
1945年6月起,任八路軍南下支隊警備一旅二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歷任冀熱遼縱隊第二十七旅政委、東北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四師政委。
1945年11月起任冀察熱遼縱隊第二十七旅政治委員。
1946年5月任晉察冀軍區第十八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1946年6月起任冀察熱遼縱隊獨立二十七旅政治委員。
1947年5月至8月任熱河軍區獨立第十八旅政治委員,8月起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八縱隊二十四師(後改一三五師)政治委員。
1948年,參加遼瀋戰役平津戰役
1949年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五軍一三五師政治委員。
1949年2月起,任第十二兵團四十五軍一三五師政委,率部參加渡江戰役。10月,在衡陽、寶慶地區參加對國民黨桂系主力第七軍圍殲戰,參加解放廣西戰鬥。

建國之後

解放後,任中南軍區第五十三軍副政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3月至11月任陸軍第五十三軍副政治委員、軍黨委書記。
1951年3月,任第二十一兵團政治部主任,不久調任中央武裝保衛局局長。
1951年11月至1952年7月任第二十一兵團政治部主任。
1952年7月至12月。赴杭州,任空軍第四軍副政治委員、空軍7341部隊副政委。
1952年12月至1957年10月任空軍軍政治委員。
1952年7月,韋祖珍將軍調空軍任,9月任政委。
1955年,授予空軍少將軍銜。
1956年8月22日夜,指揮空軍某部擊落在上海以東沿海上空進行活動的美海軍電子偵察機P4M—IQ一架。
1957年10月至1959年6月為解放軍政治學院速成系第八班學員。
1959年6月至1964年8月任空軍軍政治委員。
1964年8月至1968年11月任空軍工程學院政治委員。
1969年4月,韋祖珍將軍未出席“九大”會議而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1968年11月至1971年2月任福州軍區空軍政治委員。
1971年2月,中央任命韋祖珍將軍為廣州軍區政委兼廣西軍區第二政委、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第二書記。
1971年2月至1973年2月任廣州軍區政治委員兼廣西軍區第二政治委員、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
1971年廬山會議上,林彪搶先發言,指中央“有人反對毛主席”。休會時,將軍急甚,問空軍司令員吳法憲:“哪個王八蛋反對毛主席?”吳悄聲告之:“我告訴你,你不要和別人說,指的是張春橋。”次日,韋祖珍將軍於大組會上不指名地向張春橋開火,謂:“誰反對毛主席,我們就堅決打倒誰!” 此即為毛澤東批吳法憲給韋祖珍等人打招呼事。“林彪事件”後,將軍由此而受牽累,被監禁四年。
1973年2月離職接受審查。
1978年冬,韋祖珍將軍獲釋。由於政治結論仍留“尾巴”。
1981年8月,中央查明將軍與“林彪事件”無涉,恢復政治名譽。
1981年10月起按副大軍區職待遇。
1982年10月11日,韋祖珍將軍因患癌症在南寧逝世,享年七十歲。鄧小平等中央領導送了花圈。

人物成就

戰爭年代,韋祖珍將軍從事保衛工作八年,先後任紅一軍團保衛部副科長、科長,一一五師晉西南支隊保衛科科長、總政保衛部任副科長等職,曾進三軍團保衛局、國家保衛局、中央社會部訓練班受訓。
1934年,長征時期,韋祖珍將軍奉命帶領兩個班二十餘人的突擊隊,擔任掩護任務。大部隊安全轉移後,突擊隊陷入敵軍重圍,將軍率部機智與敵周旋,單獨活動七天七夜,於敵人“指縫”中溜出,所帶人員一個不少,受到上級表彰。
1949年10月,衡寶戰役發起。時任一三五師政委的韋祖珍將軍與師長丁盛沉著機智,命令全師搶占山頭,組成環形防禦,頑強阻擊數倍於己之敵。林彪聞訊,急命各部隊揮師掩殺,腰斬白崇禧主力七軍。是役,韋祖珍將軍因指揮有方,作戰英勇,兩次受四野首長通令表彰。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中共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

人物評價

1982年10月11日,韋祖珍將軍逝世。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為他獻了花圈。深沉的悼詞對他予以高度評價:“韋祖珍同志是我軍的好乾部。他從小參加革命,忠於黨,忠於人民。”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
韋祖珍將軍公私分明,對家屬子女要求更嚴。將軍“座車”,家屬子女均不準“沾光”,亦不許“搭便車”。某日,將軍家老二生病發燒,老伴與之商量:是否派車送醫院。將軍對曰:“不行。車是公家配給我的,不是給我們家的。”遂雇一三輪車送其上醫院。1964年某日,將軍長子寒假期滿返校,正遇風雪交加,火車凌晨發車。老伴又提議,是否可派車送一下,將軍仍對曰:“不行。”遂起身披大衣,頂風冒雪,步行送長子上火車站。
他忠於黨、忠於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堅決執行命令,英勇作戰,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十二大所作的各項決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他積極工作,艱苦奮鬥,謙虛謹慎,密切聯繫民眾,為我軍建設貢獻了力量。
韋祖珍將軍16歲投身韋拔群組織的農民運動,17歲參加百色起義,之後相繼參加紅七軍的千里北上和中央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經受了抗日烽火和解放戰爭硝煙的洗禮,後來成長為我黨我軍的優秀將領,韋祖珍將軍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鬥一生,是為黨和人民不懈奮鬥無私奉獻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