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熒

韋熒, 女 ,1922年5月出生, 江蘇常州人。中共黨員。現代作家。短篇小說集《母與子》,長篇小說《從前有個姑娘》,主編工廠史《野火燒不盡》,史料《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大事記》(合作),長篇回憶錄《皎月》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韋熒
  • 別名:韋嫈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 江蘇常州
  • 出生日期:1922年5月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武進縣立女子師範學校
  • 代表作品:《母與子》《從前有個姑娘》《野火燒不盡》等
  • 性別:女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家庭子女,流亡重慶,

人物經歷

1937年肄業於武進縣立女子師範學校。1938年參加抗日工作,歷任某師劇團團員,武漢軍委政治部第三廳抗敵演劇隊隊員延安中央黨校學員,延安魯迅文藝學院學員,張家口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華北局宣傳部幹部,《大眾日報》、《工人日報》記者,《人民文學》編輯,天津市作家協會專業作家。1939年開始發表作品。

主要作品

有短篇小說集《母與子》,長篇小說《從前有個姑娘》,主編工廠史《野火燒不盡》,史料《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大事記》(合作),長篇回憶錄《皎月》等。

家庭子女

1936年,艾青在常州武進縣立女子師範學校當國文老師,與女學生韋熒(真名張月琴),相識、相愛。1939年,29歲的艾青與18歲的韋熒結婚,相繼生下女兒艾清明、兒子艾端午、艾軒、女兒艾梅梅。
1955年,艾青與韋熒離婚,艾軒和姐姐艾清明、哥哥艾端午判給了父親,妹妹艾梅梅則歸母親撫養。

流亡重慶

1940年初夏,艾青偕夫人韋熒奔赴抗戰大後方。他們6月5日抵達重慶,身上的盤纏已全花光,只好徒步從朝天門走到臨江門,去尋求文藝家們的靠山——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簡稱“文協”)。當時“文協”總務部主任是老舍,他也是“文協”實際上的總負責人。艾青夫婦在“文協”得到了“招待”和“安慰”,暫時有了一個衣食無憂的棲身之所。
“文協”會址在臨江門橫街33號,這幢房子是徐悲鴻夫人蔣碧微為“文協”物色的。
6月12日,日機轟炸重慶,艾青他們賴以存身的“文協”在這次大轟炸中也難逃厄運,整幢房屋被炸得面目全非。他們的被褥、毛毯、衣帽、茶壺、書籍、信函、稿件散落一地,全被石灰、泥土、碎玻璃埋住了。
“文協”被炸後,韋熒夫婦只得暫住在小旅館裡。不幾日,去北碚,陶行知任校長的育才學校執教。   到北碚後艾青與韋熒一道去拜訪了胡風夫婦。胡風對艾青身邊的陌生女子打量起來,本來心中有數,卻故意開玩笑地問道:“你是誰呀?”韋熒頓時臉頰緋紅,不無羞澀地答道:“我是艾先生的學生。”胡風聽罷詭譎地哈哈大笑。韋熒顯得有些尷尬,胡風的夫人梅志急忙過來解圍,她一把拉過韋熒說:“讓他們聊天,你進來看看我的女兒。”
1940年9月23日,陶行知陪同周恩來等人到北溫泉一旅館裡便餐,正是這一天,艾青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後經周恩來安排,艾青和韋熒從重慶去了延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