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負整數

非負整數

自然數(natural number),是非負(目前課本中已將0列為自然數)/正整數(1, 2, 3, 4……)。

自然數通常有兩個作用:可以被用來計數(如“有七個蘋果”),參閱基數;也可用於排序(如“這是國內第三大城市”),參閱序數

自然數組成的集合是一個可數的,無上界的無窮集合。數學家一般以N來表示它。(以N*表示除0之外的自然數)自然數集上有加法乘法運算,兩個自然數相加或相乘的結果仍為自然數。也可以作減法除法,但相減和相除的結果未必都是自然數,所以減法和除法運算在自然數集中並不是總能成立的。

自然數是人們認識的數系中最基本的一類。為了使數的系統有嚴密的邏輯基礎,19世紀的數學家建立了關於自然數的兩種理論:自然數的序數理論和基數理論,使自然數的概念、運算和有關性質得到嚴格的論述。自然數的加法、乘法運算可以在序數或基數理論中給出定義,並且兩種理論下的運算是一致的。

在全球範圍內,目前針對0是否屬於自然數的爭論依舊存在。在中國大陸,2000年左右之前的中國小教材一般將0列入自然數之內,或稱其屬於“擴大的自然數列”。在2000年左右之後的新版中國小教材中,普遍將0列入自然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負整數
  • 外文名:nonnegative integer
  • 分類:奇偶性、因數個數
  • 性質:運算、帶餘除法等
  • 別稱:自然數
定義,符號,分類,奇偶性,因數個數,性質,運算,帶餘除法,序,無限性,自然數列,歷史,爭論,

定義

為了給出自然數的嚴格定義,皮亞諾採用序數理論提出自然數的5條公理,被稱為皮亞諾公理。這五條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敘述如下:
  1. 1是自然數;
  2. 每一個確定的自然數n都有一個確定的後繼者,記作n+1。n+1也是自然數;
  3. 如果m、n都是自然數,並且m+1 = n+1,那么m = n;
  4. 1不是任何自然數的後繼者;
  5. 如果某個集合S具有性質:
  • 1在S中;
  • nS中,則n+1也在S中。
那么S=N。(公理5保證了數學歸納法的正確性,從而被稱為歸納法原理)
若將0也視作自然數,則第一條公理中的1要換成0,並且刪除第4條。
第五條是歸納公理,它確保了在自然數集中數學歸納法的成立,也是對自然數集形態的一種限定。因為即使是有限集,也存在環形映射滿足第二條(自單射)。而只有自然數集才能滿足所有這五條的限定。
戴德金-皮亞諾結構
一個戴德金-皮亞諾結構為一滿足下列條件的三元組X,x,f):
  • X是一集合,xX中一元素,fX到自身的映射
  • x不在f值域內。(對應上面"定義"一節的公理4)
  • f為一單射。(對應上面的公理3)
  • AX的子集並滿足:
  • x屬於A
  • a屬於A,則fa)亦屬於A
  • A=X

符號

    分類

      奇偶性

        因數個數

          性質

            運算

              帶餘除法

                  無限性

                  自然數集的勢嚴格小於實數集的勢,即兩者間不能建立一一對應(詳見對角論證法)。事實上,實數集的勢是
                  ,即自然數集的冪集的勢。

                  自然數列

                    歷史

                      爭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