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社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青龍山社區)

青龍山社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青龍山社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龍山社區坐落在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梅園、桃花山、青龍山的三面環山之中,南臨萬頃碧波的太湖,東依中華民族工業先驅榮德生先生著名的私家花園“梅園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龍山社區
  • 所屬地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
  • 面積:2.68平方公里
  • 人口:1167人
簡介,組織建設,社區服務,溫暖社區,社區活動,地圖信息,

簡介

境內有泉水清澈透亮的百年清泉——逸泉,還建有青龍山公墓、桃花山垃圾填埋場等聞名的公益設施。社區南通太湖大道,北接312國道,交通十分便利,區內環境幽靜,風景秀麗,是人居的理想勝地。 2004年9月原青龍山村民委員會進行了村改居,組建了青龍山社區,全社區占地面積2.68平方公里,由6個居民小組組成,總戶數508戶,人口1167人,外來人員6000餘人。

組織建設

中共青龍山社區黨總支是2006年度的市級“先進堡壘黨支部”,是社區經濟發展、社區建設的堅強領導核心。社區黨總支隸屬黨員53名,其中在職黨員24名,退休黨員29名。社區設有居民委員會和社區工作站兩套機構,社區履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責,社區工作站承接政府的部分管理職能。

社區服務

社區擁有20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設有事務受理大廳、勞動保障站、計生指導室、衛生服務站、三星級警務站、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綠色網咖室、健身康復室、會議室和室外健身廣場3000平方米等設施。社區先後獲得“江蘇省衛生村”、“無錫市環境衛生示範村”、首批市、區“兩整兩創市容村貌示範社區”、市區兩級“民主法治社區”、“社會治安安全社區”、區 級“無毒社區”、市“國土綠化模範社區”、市“錫環杯”環境衛生示範社區、區“五星級”老年活動室等光榮稱號。 建造了“青龍山健身休閒廣場”,為社區居民營造了一個活動、休閒的優美場所;同時新建了11038m2的員工樓,解決了外來員工和企業用工生活生產中的矛盾,受到了社區居民和外來員工的好評。為青龍山社區實現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增添了新的亮點。

溫暖社區

這裡也許是錫城最大的外來人員聚集的社區。2011年9月19日,記者走進榮巷街道青龍山社區的“青龍山員工樓”,感受到這裡是1000多外來人員溫暖的家。
來到“青龍山員工樓”,只見整潔的大樓下,依次排列著一間間小百貨、理髮店、小食堂等店鋪。剛下晚班的打工妹小李與兩個小姐妹剛在樓下小食堂用過早餐,又踏進一間小飾品店。她說,前天聽小姐妹說,飾品店裡有一件髮夾漂亮,今天想來買一個。此時,記者見同是在這幢員工樓底樓的一間普通房間,里里外外已圍站了一大群青年人,走近一看,房間門頭上清晰地寫著“候鳥”港灣活動室。一旁的青龍山社區劉主任說,這間小小的活動室,每天都這樣擁擠,因為這裡有社區組織的生活服務、招聘信息、知識培訓等活動。
記者聽到介紹,這裡有著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前不久,原租住在社區工業園區的劉秀菊老人,跟著兩個兒子來到青龍山生活,因帶孩子問題及其他家庭瑣事,和大兒媳經常有衝突。社區婦女主任徐春香聽說後,馬上上門調解,最終婆媳和好如初。有一次,社區負責計生工作的人員在這裡為流動婦女普及計生政策、孩子入學手續等,這時,一名男子跑了進來,詢問孩子教育之外,又問起了流動人口的參保、續保等問題。社區負責社保的朱梅琳一一解答,還根據他的情況給出了建議。
據了解,有1300名當地居民的青龍山社區,其中有上千外來人員集中居住在這裡。這一社區服務特色品牌在向“生活港”、“信息港”、“培訓港”、“解憂港”延伸,為社區的流動人口提供所需的日常信息、手續辦理、本地生活小知識等服務。眼下,在青龍山工業園區的企業,外來員工隊伍不僅較為穩定,而且,通過“候鳥”港灣,還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新成員。青龍山社區“候鳥”港灣式外來人口社區管理已成社區延伸管理的新模式,這一現象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

社區活動

“預備開始!”隨著一聲響亮的發號令,無錫市青龍山社區巾幗技能操作大比拼開始了。2011年9月15日,濱湖區青龍山社區在阿維亞製衣有限公司開展女職工技能操作競賽,據這次活動的負責人介紹,開展女職工技能操作競賽,能夠提高廣大婦女民眾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的積極性,更好地推動她們成長進步、建功成才,對企業和社區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今後社區還將開展一系列技能競賽,讓更多的巾幗能手展風采。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青龍山路296號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