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鱂科

青鱂科,Adrianichthyidae (M. C. W. Weber, 1913),硬骨魚綱鱂形目的一科魚類。體上無側線。鼻孔1對。鰓被架4-7。無鋤骨、上匙骨、中翼骨及前頜骨。前頜骨無突起。背鰭單一,位於體之後部;臀鰭與其相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青鱂科
  • 拉丁學名:Adrianichthyidae (M. C. W. Weber, 1913)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鱂形目
  • :青鱂科
  • 分布區域:台灣地區
基本信息,科屬簡介,形態特徵,分布,

基本信息

青鱂科
Adrianichthyidae
分類:頜針魚目青鱂科
種類:台灣地區計有魚種1種生態:生活於水體表層之小型魚類,卵生或卵胎生,肉食性。
青鱂科

科屬簡介

淡水域或河口域之小型魚類。卵生或卵胎生。一般生活於水體表層,常見於溝渠、池塘、稻田或沼澤區,環境適應力強。性活潑、喜集群。4~7月為生殖季節,分批產卵。卵膜具絲狀物。個體甚小,最大不超過40毫米。常見於長江以南的各水體。無經濟價值。
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形態特徵

體側扁,背部平直。頭略平扁,被鱗。眼大。口上位,橫裂。無側線。背、腹鰭均小。背鰭位於體後部,幾與臀鰭相對。尾鰭近截形。
體上無側線。鼻孔1對。鰓被架4~7。無鋤骨、上匙骨、中翼骨及前頜骨。前頜骨無突起。背鰭單一,位於體之後部;臀鰭與其相對。分布於印度至日本及印度-澳洲群島的淡水域及河口域。
青鱂科魚類的體型跟大肚魚(胎鱂科)近似;它們的身體沒有側線,僅一對鼻孔。沒有鋤骨、上匙骨、中翼骨及前頜骨等構造,前頜骨亦無突起,一枚背鰭位於身體後部,位置與臀鰭相對。

分布

青鱂科魚類主要分布於印度至日本及印度-澳洲群島的淡水域及河口域,常可在溝渠、池塘、稻田或沼澤區看見它們;環境適應力強,原本是台灣本土常見魚種,但在大肚魚引進後,已瀕臨滅絕,僅台灣北部偶爾可見。全世界共3亞科4屬17種,台灣記錄1亞科1屬1種。我國僅1種,即青鱂Oryzias latipe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