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石礦床

青田石礦床

青田石礦床是一種主要由高嶺石葉蠟石組成的彩石礦床。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屬於火山熱液交代礦床。礦體產於流紋岩及流紋質晶屑凝灰岩內。產出層位及礦體形態與壽山石類似,礦石由高嶺石或葉蠟石組成。少量迪開石型礦石僅為厚2厘米的細脈。當地有山口、北山和夏西坑等青田石礦床。其中,山口礦床規模大,自南而北由五個礦段組成。礦體呈脈狀、囊狀、透鏡狀和似層狀,大小不等。礦體內大多為工業用的高嶺石或葉蠟石,只有少量可用作工藝雕刻材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田石礦床
  • 外文名:Qingtain stone deposit
  • 學科:礦床地質學
  • 位於:浙江東南
釋義,礦床特徵,產地,礦石組成,礦區特點,

釋義

青田石礦床是一種主要由高嶺石葉蠟石組成的彩石礦床。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屬於火山熱液交代礦床。礦體產於流紋岩及流紋質晶屑凝灰岩內。產出層位及礦體形態與壽山石類似,礦石由高嶺石或葉蠟石組成。

礦床特徵

青田石礦區位於浙江東南臨海- 寧海斷裂與麗水- 餘姚斷裂帶之間。由於燕山運動的影響, 區內構造活動頻繁, 並導致該區內晚侏羅紀及早白堊紀中酸性火山岩廣泛分布。構造形式以斷裂為主, 其中北北東向構造發育, 並派生有北西向以及東西向等次一級斷裂。區域內火山岩發育廣泛, 主要為酸性流紋質火山碎屑岩和熔岩, 多數相當於矽鋁過飽和的貧鈣過鹼性系列( 文化川等, 1982) 。礦區圍岩蝕變主要以次生石英岩化、葉蠟石化、矽化為主。礦體呈不規則的似層狀、透鏡狀、團塊狀, 走向與礦區構造走向基本吻合。

產地

青田石主要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南郊。有廣義和狹義青田石之分:狹義的青田石指產地在青田縣南郊約十幾千米的方山、山口一帶,主要礦點有山口、方山、塘古、山炮、白岩、嶺頭、季山、周村、封門山(又名風門山)、下堡等地,所產圖章石統稱“青田石”。廣義的青田石指分布於浙江全省、與青田石雕所用葉蠟石材料類似的其他玉石材料。

礦石組成

礦石組成主要為葉蠟石, 共生或伴生礦物有剛玉硬水鋁石高嶺石紅柱石, 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絹雲母、黃鐵礦。

礦區特點

青田石礦區位於浙江東部沿海中生代火山噴髮帶中部。礦化帶原岩有球泡流紋岩、熔結凝灰岩、角礫凝灰岩、玻屑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等。礦區圍岩蝕變強烈,以矽化、葉蠟石化、高嶺石化為主,此外尚見有絹雲母化和黃鐵礦化。青田石礦體產於蝕變礦化帶中部,礦體頂部和底部的蝕變分別為次生石英岩化和矽化。次生石英岩發育程度與礦體規模大小密切相關,上部的次生石英岩越發育,礦體規模就越大,礦石質量也越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