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記憶

青果巷記憶

《青果巷記憶》是一部由常州市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攝製,常州廣播電視台和江蘇亞細亞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江蘇亞細亞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南京電影製片廠和江蘇蘇影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制的10集大型文獻紀錄片。影片重點講述唐荊川、趙元任、盛宣懷、李伯元、董康、張志讓、楊守玉、瞿秋白、劉國鈞等名人大家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果巷記憶
  • 集數:10集
  • 首播平台:央視10套
  • 類型:文獻紀錄片
  • 播出時間:每晚9:59
  • 首播時間:2015年6月14日
劇情簡介,分集內容,播出信息,影片首播,

劇情簡介

《青果巷記憶》劇照 《青果巷記憶》講述的是青果巷走出的名人大家的故事,揭秘了這條“江南第一巷”的文脈奇觀。
青果巷記憶
明代中後期開始,毗陵唐氏相繼建起8座深宅大院:八桂、貞和、易書、筠星、四並、復始、松健、禮和八堂,構成了青果巷的基本格局。自形成之後的500年間,青果巷曾走出近百個進士、上百位名人,其中包括被譽為明清兩代常州學術的開山祖師及精神領袖,名列“嘉靖八才子”的唐荊川;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洋務運動實業家盛宣懷;譴責小說第一人李伯元;亂針繡創始人楊守玉;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瞿秋白;著名愛國實業家劉國鈞等。

分集內容

《青果巷記憶》全片共10集,每集40分鐘,分別為《文武英才》、《藝苑流芳》、《國學大師》、《非常之人》、《意在匡世》、《法學名家(上)(下)》、《神針神品》、《八桂天香》、《紡織巨子》。

播出信息

從6月14日晚上到6月18號,前五集會在央視10套《探索.發現》欄目播出,每晚9:59播出1集,後5集會擇日播出。隨後,該片還會陸續登入江蘇衛視、中國教育電視台、常州廣播電視台等媒體平台。

影片首播

紀錄片《青果巷記憶》央視首播 揭秘江南第一巷
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常州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圓了500萬常州人的多年夢想。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軟體工程之一,十集電視紀錄片《青果巷記憶》,也從6月14日晚起在央視十套《探索.發現》欄目首播。
《青果巷記憶》劇照 6月14日上午,由常州市委宣傳部和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攝製,常州廣播電視台、江蘇亞細亞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十集電視紀錄片《青果巷記憶》首播發布會,在常州現代傳媒中心舉行。
青果巷記憶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纓出席發布會,她指出,2014年電視連續劇《青果巷》在央視8套播出後,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這次,以史實為依據的紀錄片《青果巷記憶》,更具有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
徐纓表示,青果巷是常州城市的文化符號和精神高地,通過文藝作品挖掘、展示、傳播青果巷的歷史文化,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責任。每一位青果巷名人,都是以振興國家為己任,追求理想、造福百姓,為國家的解放、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都在各自的領域精耕細作,刻苦鑽研,發奮圖強,成為一代名家。在他們身上,能找到這個時代所需要的精神品格。
活動現場,製作方還向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的修繕改造公司——常州市晉陵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贈送了珍貴的拍攝素材,希望能為修繕過程中還原青果巷的歷史風貌提供幫助。電影《秋之白華》、傳記片《辛亥革命中的常州人》等常州名人系列影視作品禮盒,也被贈送給名人紀念館,以供保存和研究。
一條不足千米的江南小巷,為什麼被稱為常州文脈?為什麼走出了那么多的名人大家?下面就循著《青果巷記憶》的拍攝印記,到實地去一探究竟。
青果巷,自形成以來的400多年間,曾走出了近百位進士、上百位名人,其中包括:被譽為明清兩代常州學術的開山祖師及精神領袖、名列“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唐荊川;中國語言學之父趙元任;清末洋務運動實業家盛宣懷;譴責小說第一人李伯元;亂針繡創始人楊守玉;中國共產黨早期主要領導人瞿秋白;著名愛國實業家劉國鈞等。
圍繞從青果巷走出去的這些名人大家,紀錄片《青果巷記憶》劇組歷時近兩年時間,輾轉大半箇中國,採訪數百人,整理數百萬文字,揭秘這條“江南第一巷”的文脈奇觀。青果巷400年的風風雨雨、400年的歷史斑駁,都在《青果巷記憶》這部紀錄片中得到詩意呈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