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成立於2018年1月,由原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的通信與信息系統二級學科和原電子工程學院的信號與信息處理二級學科的師生組建而成,設有通信工程系、網路工程系、物聯網工程系、電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 簡稱:信通學院
  • 創辦時間:1994年10月
  • 類別:學院
  • 知名校友:孫亞芳
  • 所屬地區:四川成都
  • 主要院系: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物聯網工程
  • 前身: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的無線電技術系
學院簡介原來,人才團隊,研究方向,學院現狀,科研成果,學院領導,

學院簡介原來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成立於2018年1月,由原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的通信與信息系統二級學科和原電子工程學院的信號與信息處理二級學科的師生組建而成,設有通信工程系、網路工程系、物聯網工程系、電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
學院現有教職工288人,其中專任教師206人。學院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千人計畫入選者8人,全國教學名師2人,長江學者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9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人。
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被評為A+。學院擁有新型微波探測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纖感測與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高性能計算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先進微處理器技術)、精密測量雷達系統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近5年來,學院獲得國家科技獎勵3項,國防及省部級科技獎勵12項,重大重點項目10項,年均發表SCI檢索高水平學術論文200餘篇,年均科研經費8000餘萬元。
學院設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對抗技術、物聯網工程5個本科專業,其中包括3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畫專業,通信工程專業於2015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於2017年分別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陣”。建設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MOOC課程6門次,擁有國家優秀教學團隊、四川省優秀教學團隊各1個,建設有通信與信息系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累計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30餘項。學院高度重視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培養,在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獲得全國百篇優博論文提名4篇,學會優博論文(含提名)3篇。本科生繼續深造率超過63%,學生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建有 “可視媒體信號與信息處理學科”、“光纖感測與通信學科”兩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畫”)。每年主辦或承辦兩次以上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與國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和緊密的學術合作與交流關係,極大地擴大了學院的學術影響。
建校以來,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共培養了20000餘名畢業生,他們遍布海內外IT領域,在國防科研戰線,航空航天、電子領域,處處都有學院校友的風采。以譚述森院士為代表的知名學者、以“神舟載人飛船”測控系統總工程師席政少將為代表的國防頂尖技術專家、以華為公司董事長孫亞芳為代表的IT領軍人物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成為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的中堅力量,為我國信息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才團隊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截至2018年1月,學院共有教職工290人,其中專任教師206人,專職科研人員32人,專職實驗人員5人。現有教授(含其他正高級)75人,副教授(含其他副高級)130人。專任教師中有一年海外經歷的比例為72%,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79%。
經過多年的發展,通信學院已形成一支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樂民教授、譚述森教授領銜的雄厚師資隊伍。截止目前已入選國家級傑出人才共32人(不重複統計),其中兩院院士2人,IEEEFellow 5人,千人計畫入選者16人(含青年千人8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計畫1人,新世紀優秀人才11人。學院積極實施“人才強院”戰略,為教師的成長和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和環境。一批思想活躍、學術能力突出的中青年教師在老教師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在教學和科研崗位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我院的新生力量和學術梯隊的接班人。

研究方向

目前學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寬頻通信網技術、網際網路理論與技術、無線及移動信息網路、複雜多維信息處理、光通信技術、光纖技術及套用、微納光子器件及套用、通信IC與嵌入式系統技術、射頻積體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多媒體通信與處理技術等領域。
學院以國家、國防建設為牽引,以培養一流通信人才為中心,努力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學院,使學院成為深受社會認可、學生歡迎的通信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新技術創新源頭。

學院現狀

今天信通學院,在教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時,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長足發展,教學和科研已成為學院發展的兩個中心。學院擁有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抗干擾通信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寬頻光纖傳輸與通信網技術重點實驗室)、三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通信與信息系統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通信與信息系統中的信號處理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移動通信與個人通信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一個部級研究所(信息與系統研究所)。學院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樹立了教學科研並重共同發展,以國家、國防建設需求為牽引、為國家輸出一流的通信合格人才為最終目的,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 高水平的研究型學院為目標的指導思想,使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為了電子科技大學最具知名度、最受學生歡迎的學院之一。同時,通信工程專業也在全國名列前茅,成為國家重要的通信與信息技術研究基地、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基地。幾十年來,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為國家培養了上萬名的畢業生,他們活躍在全國各條戰線上,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到用人單位的高度讚賞。他們中湧現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華為技術公司總裁孫亞芳等傑出校友,以及眾多著名教授、工程技術專家和知名企業家。學院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的教學科研獎若干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會議上發表論文10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若干部,對於我國電子科學、信息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和指導作用。

科研成果

成果名稱
獲獎類別
獲獎年度
XXXXXX雷達探測成像技術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3
光纖波導微結構的感測機理與方法研究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基礎理論)
2013
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及套用
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
XXXX成像技術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4
圖像視頻編碼理論與計算方法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基礎理論)
2014
XXXX網路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防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4
可視媒體編碼與計算理論方法
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4
基於信道/接口優選的水雨情及視頻遙測技術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4
XXXX網路關鍵技術及套用
國家發明二等獎
2015
XXXX成像技術
教育部獎技術發明一等獎
2015
XXXX成像制導技術
國防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6
都江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技術及套用
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6
XXXX成像技術與套用
國防技術發明二等獎
2017

學院領導

院長-孔令講
書記-李玉柏
副書記-黃海
副書記-楊曉玲
副院長-冷甦鵬
副院長-萬群
副院長-凌翔
副院長-田廣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