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導論

電子信息工程導論

本教材簡述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發展歷史及未來趨勢;介紹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專業設定及培養模式;分析了該專業的課程體系、專業特點、人才培養目標、學科結構等相關內容;闡述了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感測器原理、電視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通信原理和自動控制原理等的研究內容和套用領域。

基本介紹

  • 書名:電子信息工程導論
  • 作者:吳顯鼎、李海霞
  • 類別:教材
  • 頁數:240
  • 定價:32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書名電子信息工程導論
書號978-7-118-09077-2
作者吳顯鼎李海霞主編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
譯者
版次1版1次
開本16
裝幀平裝
出版基金
頁數240
字數338
中圖分類G203
叢書名
定價32.00

內容簡介

本教材簡述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發展歷史及未來趨勢;介紹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專業設定及培養模式;分析了該專業的課程體系、專業特點、人才培養目標、學科結構等相關內容;闡述了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感測器原理、電視機原理、單片機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通信原理和自動控制原理等的研究內容和套用領域。本教材是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認識和了解電子信息工程的主要內容、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和能力培養要求,以及該專業國內外就業情況和學科前沿發展等方面內容而設定的一門概述性、指導性教材。
本教材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入門教材,在不涉及過多理論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對本專業的概貌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對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起到了“導航”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本專業的理解,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深入學習本專業和以後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教材可作為電子、電氣工程及自動化等專業開設相關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電氣工程技術方面的工作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發展史1
1.1電子信息工程發展簡史1
1.1.1早期的理論發現1
1.1.2電子學的重要發明及其套用3
1.1.3中國計算機產業的發展7
1.2電路、信號與系統8
1.2.1電路8
1.2.2信號與系統9
1.3歷史的啟示10
思考題11
第2章大學學習的特點及學習方法12
2.1大學學習的特點12
2.2面向對象的邏輯思維方法16
2.3科學思維方法17
思考題35
第3章電子信息工程人才培養方案36
3.1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育的歷史、現狀及發展方向36
3.2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37
3.3專業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39
3.4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及體系42
3.5主要課程介紹43
3.6授予學位46
3.7修業年限與畢業要求46
3.8就業去向和未來展望47
思考題48
第4章電路分析基礎49
4.1緒論49
4.2電路的基本概念、元件和定律51
4.2.1電路模型51
4.2.2電路變數52
4.2.3電路元件53
4.2.4電路基本定律55
4.3電路的等效56
4.4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57
4.5常用的電路定理58
4.6正弦交流電路的穩態分析62
4.7三相正弦交流電路62
4.8互感電路63
4.9系統函式63
4.10雙口網路63
4.11現代電路理論中的新器件63
思考題64
第5章模擬電子技術65
51課程概述65
5.2內容概要66
5.2.1半導體器件的發展66
5.2.2模擬電子線路67
5.2.3基本分析內容71
5.3實驗72
5.4基本要求和學習方法73
5.5套用實例73
思考題76
第6章數字電子技術77
6.1數字電子技術概述77
6.1.1數字電子技術在學科中的地位77
6.1.2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目標、任務77
6.1.3數字電路的分類77
6.1.4數字電路的學習方法78
6.2數字電子技術的特點79
6.3數字電子技術的主要內容80
6.4常用晶片介紹82
6.4.1加法器82
6.4.2編碼器83
6.4.3觸發器83
6.4.4計數器84
6.5典型套用電路介紹85
6.5.18路智力競賽搶答器85
6.5.2遊戲機中的隨機擲數發生器85
思考題87
第7章感測器原理及套用88
7.1緒論88
7.2感測器的特性與技術指標89
7.2.1靜態特性89
7.2.2動態特性91
7.3常用感測器及其套用92
7.4感測器的作用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套用95
7.5感測器發展的新趨勢96
思考題97
第8章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98
8.1課程作用及學習方法98
8.2微型計算機的發展98
8.3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和指令流程100
8.4微型計算機發展新趨勢109
思考題110
第9章信號與系統111
9.1課程介紹111
9.2內容串述112
9.2.1信號與系統概述112
9.2.2信號的描述、分類與運算113
9.2.3兩類奇異信號——階躍函式和衝激函式115
9.2.4系統的描述與分類117
9.2.5系統分析工具119
9.2.6系統分析方法124
思考題132
第10章單片機原理及套用133
10.1課程概述133
10.1.1課程特點及作用133
10.1.2單片機的發展歷史133
10.1.3單片機的套用領域134
10.2課程內容134
10.2.1MCS-51單片機的結構134
10.2.2MCS-51單片機的定時和中斷138
10.2.3MCS-51單片機系統擴展139
10.2.4單片機程式語言及編譯環境簡介140
10.2.5單片機套用系統設計及實例142
10.2.6單片機的發展趨勢和本課程學習方法146
思考題147
第11章電視機原理148
11.1概述148
11.2廣播電視系統149
11.3現代電視發展和套用153
11.4現代電視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155
思考題156
第12章電磁場與微波技術157
12.1電磁波的概念157
12.2微波的概念及特點160
12.3微波的分析方法163
思考題164
第13章通信原理165
13.1課程介紹165
13.2課程內容串述166
13.2.1通信概述166
13.2.2模擬通信系統和數字通信系統168
13.2.3數字通信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170
13.2.4數字基帶傳輸系統與頻帶傳輸系統171
13.2.5模擬調製與數字調製172
13.2.6模擬信號的數位化傳輸177
13.2.7數位訊號的最佳接收179
思考題179
第14篇自動控制原理180
14.1課程概要180
14.2內容概要180
14.2.1自動控制的一般概念180
14.2.2數學模型185
14.2.3自動控制系統的經典分析法以及設計185
14.2.4非線性控制系統的分析方法186
14.2.5採樣控制系統分析方法與套用187
14.3實驗(上機)內容和基本要求187
14.4基本要求和學習方法188
14.5套用實例——模擬位置隨動系統的分析與設計188
14.5.1隨動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188
14.5.2系統數學模型189
14.5.3控制器的設計及分析190
思考題191
第15章電子產品實訓192
15.1課程概述192
15.1.1課程特點192
15.1.2本課程學習方法192
15.1.3電子產品工藝概述192
15.2電子元器件基本知識193
15.2.1常用元件193
15.2.2常用器件195
15.2.3電子元器件的參數及命名196
15.3印製電路板的設計與製作197
15.3.1印製電路板簡介197
15.3.2印製電路板的設計工具及製作過程197
154焊接裝配知識198
15.5表面安裝技術199
15.5.1表面裝配元器件199
15.5.2SMT裝配方案和生產設備201
15.6電子產品工藝的發展趨勢201
思考題202
第16章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現狀及趨勢203
16.1前言203
16.2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朝陽產業、八大熱點簡介203
16.2.1元器件203
16.2.2積體電路211
16.2.3軟體212
16.2.4新型平板顯示213
16.2.5太陽能光伏214
16.2.6音視頻技術215
16.2.7移動通信216
16.2.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18
163電子信息工程的現代理論219
16.3.1智慧型控制理論219
16.3.2信號處理220
16.3.3測控理論221
16.3.4波譜理論222
16.3.5其他222
16.4電子信息工程的連鎖效應222
16.4.1專家系統222
16.4.2活體的保存223
16.4.3電控發酵223
16.4.4土壤輻射輪作制224
16.4.5電子鎖具224
16.4.6電子商務224
16.4.7電子政務224
16.4.8考古225
16.4.9智慧型晶片225
16.4.10新能源利用225
16.4.11克隆技術226
思考題226
參考文獻22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