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社區

雲山社區

:因為解放後屬晉江縣四區,中芸區,雲山區,雲山鄉。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演變成為現在的雲山社區。村委會駐雲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山社區
  • 占地面積:2.1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618戶 2800多人
  • 隸屬:雲山社區屬豐澤區東海街道辦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雲山社區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距離鎮政府8.00公里, 國土面積10.60平方公里,海拔178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15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包穀等農作物。常用耕地面積2017.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1畝;林地面積6806.40畝。
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有鄉村人口2497人,其中農業人口2285人,有農戶597戶,勞動力11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02人。
201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20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18.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17.00畝(其中:田1226.00畝,地791.00畝),人均耕地0.81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6806.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4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898.20畝。
【歷史沿革】:清代屬晉江縣三十六都。民國時期屬晉江縣法石鎮。解放後屬晉江縣四區,中芸區,雲山區,雲山鄉。1951年縣、市分治屬泉州市東海鄉管轄。1958年為東海公社雲山大隊。1984年又改為東海鄉雲山村委會。1997年“村改社區”改為雲山社區居委會。
【人口、土地面積】:社區占地面積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8戶,2800多人,外來人口五千多人。
【行政轄區】:雲山社區屬豐澤區東海街道辦事處管轄。位於泉州中心汽車站、坪山路東側、泉秀街以北,東邊與寶珊花園、黎明大學接壤,北邊國光爺山。
【轄區基礎設施】:社區由雲鹿、院前、田源三個自然村組成,分13個小組。轄區有市、區直屬有關單位,千億山莊、瑞士花園、北師大附屬中學等。社區居民現保留著傳統的鮮花種植技藝,素有民族格式。
【人文景觀】:雲山社區歷史悠久,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經過點,即:後渚-寶山桃花山-經寶山社區山後村-雲山雲樂村→南門聚寶街。而田源村的烏墨躍則是“海絲”水上船隻的避風港。
院前村的媽祖宮、顧碧墓系明朝產物。雲鹿禪寺始於宋朝,內供有王審知(開閩王)先鋒官劉行全的神像,即叫王公宮,懸掛一大牌匾“忠勤屏軒”四字,由翰林親筆書寫,雲鹿的“後花園”是浦秀庚栽花木的地方,1999年泉州文管會立碑作證。隨著泉州中心城市東進及其豐澤區人居環境大整治工作的不斷深入,社區人居建築物多數系現居住景觀,富有進步祥和的氣息。
【下級組織】:雲鹿自然村、院前自然村、田源自然村。

基礎設施

截止2015年底,全村有597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597戶通電,有19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97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9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97戶。
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79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8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該村到2015年底,有29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9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17.00畝(其中:田1226.00畝,地791.00畝),人均耕地0.81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6806.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4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898.2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02.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5.50萬元,畜牧業收入380.5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75頭,肉牛95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158.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683.00萬元, 工資性收入231.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81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2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0人 ,在省內務工160人,到省外務工4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5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97戶,共鄉村人口2497人,其中男性1245人,女性1252人。其中農業人口2285人,勞動力1120人。到2015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2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2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5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395戶。

村務公開

到2015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9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88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2.7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雲山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小西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35人,中學生95人。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101人,黨員中男黨員70人,女黨員31人。 團員305人。

發展重點

發展生態旅遊業及觀光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成立優質苗木、特色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古村落觀光,休閒農業,度假養生,打造一個複合型的旅遊聚集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