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楓楊

雲南楓楊

雲南楓楊是喬木,高約10-15米,胸徑達80厘米;小枝黃褐色,較老時黑褐色而具淺色皮孔;芽 具3枚芽鱗,芽鱗長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長約2-3厘米,被有盾狀著生的腺體,並在 頂端被有柔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雲南楓楊
  • 拉丁學名:Pterocarya delavayi Franch.
  • 二名法:Pterocarya delavayi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殼斗目
  • :胡桃科
  • :楓楊屬
  • :雲南楓楊
  • 分布區域:產於湖北西部、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小枝黃褐色,較老時黑褐色而具淺色皮孔;具3枚芽鱗,芽鱗長橢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長約2-3厘米,被有盾狀著生的腺體,並在 頂端被有柔毛。奇數羽狀複葉長約20-45厘米,葉柄長5-13厘米,在背面密被與葉軸 同一的黃褐色氈毛;小葉7-13枚,邊緣具細鋸齒,側脈15-25對,近邊緣處與鄰脈環狀聯結,在下面稍浮凸;上面被細柔毛及極稀的細小腺體;下面沿全部葉脈被有柔毛(一部分毛成簇生);側生小葉對生或近對生,具極短的小葉柄或無柄,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基部歪斜,下方一側圓形至微心形,上方一側鈍或闊楔形,頂端漸狹而成 急尖至漸尖,長7-19厘米,寬3-6厘米;頂生小葉具2-3厘米長的小葉柄,長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基部楔形。雄性葇荑花序下垂,長約8-10厘米。雄花具密被黃褐 色氈毛的苞片,雄蕊9-16枚。雌性葇荑花序長25-35厘米,頂生,俯垂,花序軸被有柔 毛或氈毛。杞雌花具密被長氈毛的苞片。果序長達50-60厘米,果序軸被柔毛至氈毛。果實直徑約8毫米,基部及頂端密被短柔毛,或至少在頂端被短柔毛;果翅歪斜,圓盤狀卵形 至橢圓形,頂端圓,長10-25毫米,寬10-13毫米,基部通常有毛及腺體,稀無毛;內果皮壁內具充滿疏鬆的薄壁細胞的細小空隙。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海拔下限1400海拔上限2550雲南楓楊生於滇西北亞高山土層深原,濕潤、肥沃的針闊葉混交林或溝谷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產雲南鶴慶、麗江、維西、德欽、貢山、瀘水、騰衝及漾濞等縣。四川西部、貴州西部及湖北西部有分布。

主要價值

樹皮作纖維原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