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茸紫米餃

雞茸紫米餃

1. 紫米淘洗乾淨,入鍋蒸熟;

2.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

3. 玉蘭片浸發,洗淨;

4.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茸
  • 主要原料:雞茸,紫米餃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儲藏方法:即食
基本信息,概述,製作材料,口感特色,製作方法,製作步驟,製作要訣,小帖士,健康提示,食物相剋,又一做法,原料,烹製方法,工藝關鍵,風味特點,

基本信息

概述

雞茸紫米餃是雲貴菜,此菜刀工精細,米餃透明,白裡透紅,軟糯清香,湯汁鮮美,別具特色。
封面封面
菜系:
雲貴菜
功效:
健胃
口味:
清香
工藝:

製作材料

主料:糯米(紫)100克,豬裡脊肉100克,蝦仁100克,魷魚(乾)50克
輔料:香菇(乾)20克,玉蘭片20克,豌豆尖200克,雞蛋清25克,澱粉(蠶豆)20克
調料:鹽5克,味素4克,雞油10克,胡椒粉4克,香油5克

口感特色

此菜刀工精細,米餃透明,白裡透紅,軟糯清香,湯汁鮮美,別具特色。

製作方法

製作步驟

1. 紫米淘洗乾淨,入鍋蒸熟;
2. 香菇浸發,去蒂,洗淨;
3. 玉蘭片浸發,洗淨;
4. 先用涼水將魷魚乾泡軟,撕去血膜,浸入鹼水中(純鹼50克,涼水1000毫升攪勻),壓上重物,泡4~5小時就可發漲;
5. 然後撈到清水中反覆浸泡,直至魷魚厚大透明,按之有彈性時,放入清水中加適量天然冰即可;
6. 柴米飯入缽;
7. 魷魚、蝦仁切成小丁放在紫米飯中;
8. 柴米飯中加鹽、味素、香油,拌勻成餡心;
9. 蛋清入碗,加濕澱粉製成蛋清糊
10. 雞裡脊肉切成小塊,放在乾澱粉中,用小木捶輕輕敲打成“餃皮”,抖去乾澱粉;
11. “餃皮”包入餡心,用蛋清糊封口;
12. 豌豆尖、香菇、玉蘭片先焯水,與香菇、玉蘭片放於湯碗底部;
13. 鍋上小火,入白水,微沸下入雞餃氽熟,撈出放在香菇、玉蘭片上面,再放上豌豆尖
14. 炒鍋上火,注入雞清湯2000毫升,沸後撇去浮沫,入鹽、味素、胡椒、香油、雞油,起鍋倒入湯碗內即成。

製作要訣

豌豆尖、香菇、玉蘭片焯水後,用冷水漂涼,保持其本色及脆嫩。

小帖士

健康提示

紫米煮熟後,色澤鮮艷,紫中透紅,味道香美,營養較高,有“紫珍珠”之美稱。

食物相剋

蝦仁:蝦忌與某些水果同吃。蝦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鞣酸和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結合物刺激腸胃,引起人體不適,出現嘔吐、頭暈、噁心和腹痛腹瀉等症狀。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糖精、豆漿、兔肉同食。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又一做法

原料

紫米飯...200克
水發冬菇...50克
裡脊肉..100克
水發玉蘭片..50克
蝦仁....100克
豌豆尖...200克
水發就魚..100克
雞蛋清....1個
精鹽.....20克
濕澱粉....40克
味素.....4克
雞油....10克
胡淑粉....4克
芝麻油....5克
乾澱粉...300克
雞清湯...2000克

烹製方法

1.紫米飯入缽,魷魚、蝦仁切成小丁放在紫米飯中,加鹽 8克、味素 2克、芝麻油 1克,拌勻成餡心。蛋清入碗,加濕澱粉製成蛋清糊。雞裡脊肉切成小塊,放在乾澱粉中,用小木捶輕輕敲打成“餃皮”,抖去乾澱粉,包入餡心,用蛋清糊封口。
2.豌豆尖冬菇、玉蘭片先焯水,與冬菇、玉蘭片放於湯碗底部。鍋上小火,人自水,微沸下入雞餃氽熟,撈出放在冬菇、玉蘭片上面,再放上豌豆尖
3.炒鍋上火,注入雞清湯,沸後撇去浮沫,入鹽 12克、味素 2克、胡椒、芝麻油 2克、雞油,起鍋倒入湯碗內即成。

工藝關鍵

豌豆尖、冬菇、玉蘭片焯水後,用冷水漂涼,保持其本色及脆嫩。

風味特點

1.紫米,又稱黑米,因其顏色紫黑而名。有皮紫胚白和皮胚皆紫兩大類;在食用上分糯性和非糯性兩種。據可考文字記載,紫米已有 1500年的栽培歷史。紫米煮熟後,色澤鮮艷,紫中透紅,味道香美,營養較高,有“紫珍珠”之美稱。《紅樓夢》中把紫米稱為“御田胭脂米”。在封建王朝時朗,人背馬馱,千里迢迢送往京城,向皇帝進貢,又稱“貢米”。
2.雞茸紫米餃,是一道湯菜。它是利用紫米糯而紫紅的特性作餡心,用雞裡脊肉作餃皮製成。此菜敞工精細,米餃透明,白裡透紅,軟糯清香,湯汁鮮美,別具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