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中學(重慶市長壽雙龍中學校)

雙龍中學(重慶市長壽雙龍中學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雙龍中學(重慶市長壽雙龍中學校)史建校於1958年,坐落於雙龍鎮龍興街。是長壽區農村中學唯一的國中名校。截止2008年底,該校占地面積60餘畝;有教學班57個,學生1000多人,在職教職工100人。是重慶市首批文明學校和禮儀示範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龍中學
  • 外文名:Ssangyong middle school
  • 校訓:勤學、養德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高中
  • 現任校長:張明亮
  • 知名校友焦祖波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學校簡介,師資力量,教學設施,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教育培養,文化育人,教師隊伍,學校發展,

學校簡介

雙龍中學(前身為長壽縣第六初級中學校)創辦於1958年,地處雙龍鎮龍興街79號,學校兩易校名、兩次合併,幾代師生的努力,已發展成為教學設備完備、教學質量一流、重慶市審批的高完中。是長壽區農村高完中中唯一的國中名校,長壽區國中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區級文明單位。校園內綠樹成蔭、環境清幽,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好地方。
雙龍中學大門雙龍中學大門
1984年起,學校連續18年高考上線人數位居長壽普通中學第一名。2001年學校高考上線230人,上線人數名列長壽地區所有高完中學校第二名。2000年和2001年學校連續兩年獲長壽縣高中教學質量一等獎。2001年學校獲縣教育綜合督導評估一等獎,高中英語教改課題獲市教改成果二等獎。

師資力量

截至2008年底,雙龍中學校共有教職工220人,120餘名任課教師全部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83.1%的任課教師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55%的教師獲得了中高級職稱。

教學設施

到2008年底,雙龍中學擁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備。擁有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文印室、理化生實驗室及科技活動室,並建立了校內廣播系統、電視網路、電話通訊系統、教育衛星地面接收站、收轉台。

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德育是首位、教學是中心、質量是生命、育人是根本”的工作思路,學校全封閉式管理十分規範、嚴謹。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全力抓好教師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全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建設雄厚的師資力量,增強學校的軟實力,讓教師們用淵博的學識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進一步加快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以實驗室、電教設備等為重點,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硬體設施,為爭創重慶市信息化教學示範學校、爭創重慶市農村示範國中奠定基礎。

辦學特色

教育培養

1、培優補差,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一進校門就讓他們明確目標和主攻方向,適時給他們壓擔子,讓優生更優;而對於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則加強心理疏導、知識補習和思想引導,幫助他們找回自信,重揚人生風帆,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新進步、新發展。
2、兩條腿走路,對學習成績不夠理想、但有藝術愛好和興趣的學生,加強指導和培養,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實現學生有某方面的專才,就力爭讓他在這方面成才,圓更多孩子的大學夢。

文化育人

增加校園文化氣息,雙龍中學邀請國家總督學,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為其寫下了“五十年耕耘鑄輝煌”的題詞。邀請《電腦報》集團副總李永明同志為其撰寫了《雙龍中學賦》。柳斌同志和李永明同志,在學校內建成了靈珠亭、校賦碑、校訓碑。把初、高中教學樓和學生食堂分別命名為:朝暉樓、宏志樓、谷香樓等。教師宿舍樓分別命名為:和樂樓、和睦樓、和美樓、和諧樓的名牌。學校的花園、催人奮進的名字分別是:滋蘭園、樹蕙園、疊翠園、立志路、自豪路、自立路等。雙龍中學將以營建濃郁的文化氛圍和豐富的文化意蘊。以文化育人,環境育人。

教師隊伍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全力抓好教師培訓,全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增強教師的人格魅力,全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建設雄厚的師資力量,增強學校的軟實力,讓教師們用淵博的學識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加快學校基礎設施建設,以實驗室電教設備等為重點,充實和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硬體設施,力爭重慶市信息化教學示範學校、力爭重慶市農村示範國中奠定基礎。

學校發展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學生有良知、懂規矩、會學習、會創造。雙龍中學將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利用校園文化來培養有創新能力、高尚道德和人文情懷優秀學生。進一步加快學校的發展;發揮好龍頭作用,助推長壽區農村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雙龍中學行政班子深感責任重大,機遇與挑戰並存。雙龍中學牢牢樹立品牌意識、精品意識,繼續鞏固雙龍中學在長壽區農村教育中的領先位置;全力打造重慶市信息化教學示範學校,力爭重慶市農村示範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