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口鎮

雁門口鎮

雁門口鎮,原名“雁鳴口”,因漢光武帝劉秀過境,聞雁鳴而得名,雁門口鎮位於湖北省京山市西南部,與京山市錢場鎮石龍鎮永隆鎮相毗鄰,與天門市相接,距省會武漢130公里,距荊門市100公里,距長荊鐵路京山站25公里,距漢水沙洋碼頭35公里,距隨岳高速公路武荊高速公路分別為20公里和15公里,交通較為便利,雁門口還是老一輩革命家賀龍揮師馳騁的地方,台胞台屬的聚集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雁門口鎮
  • 外文名稱:Yanmenkou Town
  • 別名:雁鳴口、雁門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京山市
  • 下轄地區:瓦廟村、田家門樓村、長崗村、台嶺村等
  • 政府駐地:湖北省京山市雁門口鎮建政路3號
  • 電話區號:0724
  • 郵政區碼:431819
  • 地理位置:湖北省京山市西南部
  • 面積:258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5萬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觀橋水庫
  • 火車站京山站
  • 車牌代碼:鄂H
地理位置,行政區劃,人口,經濟發展,總況,農業,工業,旅遊資源,社會事業,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社會保障,文化教育,特色產業,地方特產,領導班子,交通,

地理位置

雁門口鎮位於湖北省京山市西南部,與京山市錢場鎮石龍鎮永隆鎮相毗鄰,與天門市相接。

行政區劃

雁門口鎮行政村一覽表
熊店村
楊家灣村
倪場村
李家灣村
覃場村
常家山村
夾谷沖村
長崗村
田家門樓村
台嶺村
何場村
京龍村
阮溝村
百子橋村
江橋村
鄭嶺村
界子山村
瓦廟村
郝巷村
呂沖村
中南山村
義和村
白虎村
太和村
劉集村
高墩村
周沖村
子陵村
資料來源:

人口

總人口
45224
23561
21663
家庭戶戶數
12150
家庭戶總人口(總)
44200
家庭戶男
22898
家庭戶女
21302
0-14歲(總)
10586
0-14歲男
5554
0-14歲女
5032
15-64歲(總)
31822
15-64歲男
16703
15-64歲女
15119
65歲及以上(總)
2816
65歲及以上男
1304
65歲及以上女
151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2944
數據來自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
38992人(2017年).

經濟發展

總況

2011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9.42億元,比上年增長54.77%。其中,工業產值52.47億元,農業產值 6.9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5.37%、9.8%;實現財政收入2681萬元,比上年增長95.5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951萬元。財政支出2681萬元,其中科學技術1465萬元,農業206萬元。年末資產2434萬元,年末債務總額1278萬元。完成工商稅收2129萬元,比上年增長150.5%。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120元,比上年增長1380元,增幅20.5%。集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0元,比上年增長400元,增幅18.2%。

農業

雁門口鎮按照“產業調新、品種調優、檔次提高、規模調大”的整體思路,大力調整最佳化農村經濟結構,主攻優勢產業,促進了糧食、畜牧、水產三大產業的不斷提升。
一、糧食生產進一步最佳化。全鎮以“主導品種展示、技術集成示範、科技培訓宣傳、田間技術指導”為重點內容,大力開展水稻高產創建活動,按照“統一良種、統一高產栽培技術、統一技術指導培訓、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機械化作業”的要求,狠抓示範片塊建設,以點帶面,整鎮推進,水稻高產創建取得了良好成效。2011年全鎮水稻種植面積7946.67公頃,其中早稻2426.67公頃,中稻2833.33公頃,晚稻2686.67公頃,糧食總產量達到81316噸。與此同時油料播種面積2638.43公頃,總產6749噸。
二、標準化畜禽養殖有新發展。2012年,全鎮有養殖小區3個,規模養殖戶發展到671戶,比2011年增加44戶,其中生豬規模養殖戶112戶,新增17戶;蛋雞規模養殖戶283戶,新增16戶;蛋鴨規模養殖戶276戶,新增11戶。2011年,全鎮共出欄生豬12.31萬頭,比2010年增加2.51萬頭,增長25.6%,出籠家禽181.12萬隻,比2010年增加49.92萬隻,增長37.3%;完成禽蛋產量6870噸,比2010年增加750噸,增長12.3%。同時,全鎮大力推廣畜禽標準化養殖,共新建“150”養豬模式4棟,新建發酵床養豬面積5500平方米,新建蛋雞“153”養殖模式20棟。新民生豬養殖小區2012年又完成“零排放”改造1500平方米,發酵床養殖面積達到6500平方米,小區現已申報省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綠色示範場。
三、水產養殖特色明顯。2011年,全鎮新建特色養殖基地4個。一是劉集大鯢養殖基地第一期1000平方米的養殖廠房及配套設施已完成。二是百豐生態種養基地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0公頃,用蚯蚓、無菌蠅蛆在硬化蓮藕池餵養鱔魚和泥鰍獲得成功。三是26.67公頃田田生態養殖基地示範養殖成功。四是小龍蝦養殖基地不斷壯大,養殖面積達到70公頃。
四、林業開發重點突出。全鎮堅持生態和效益並重的原則,在抓好常規造林的同時,引導和扶持農戶重點發展油茶和花卉苗木生產。2011年,全鎮共完成荒山造林154.33公頃、綠色通道植樹11公里、灣子林工程和四旁植樹20萬株、大田育苗8.47公頃,新建油茶經濟林基地207.67公頃、花卉苗木基地155.07公頃,林業生產取得了新的突破。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43%以上,城鎮和重點村莊綠化率達到40%以上。
五、農業龍頭企業進一步壯大。截至2012年5月,全鎮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即京和米業和八方米業。這些龍頭企業在收購、儲藏和轉化農產品,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同時,通過滾動發展,自身生產經營能力不斷增強,均已跨入億元企業行列。2012年,京和米業又投資3500萬元,新建了稻穀大米檢驗室,並新建自動化鋼板倉19個,新上日產150噸大米生產線一條,日產精米能力提升到了450噸,該公司“京和牌”又成功申報為“湖北省著名商標”。八方米業也投資1500萬元,將一條70噸大米生產線擴規為150噸,日產精米能力也,2012年全鎮又新上農產品加工項目兩個:一是百豐農產品加工項目,興建年生產能力4萬噸的加工車間,並配套建設5000噸冷庫一座。二是凱迪禽業有限公司禽類分割項目,年加工能力300萬隻,年創產值5000萬元。
六、合作經濟組織不斷健全。通過政策引導、典型帶動等措施,積極發動農村能人、種養大戶領辦、引辦農民專業社,形成了龍頭企業聯接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聯接千家萬戶的農村經濟新格局。 全鎮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36家,比2011年增加了6家。這些專業合作社在生產技術服務、飼料種苗供應、產品收購銷售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好地促進了全鎮農村經濟的發展。

工業

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雁門口鎮始終堅持把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作為全局性、基礎性的工作,放在頭等位置緊抓不放。鎮黨委、鎮政府主要領導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資工作上,統攬全局、搞好服務,抓好落實。一年內,多次外出走訪招商與專班駐紮廣東招商齊頭並進,真正從思想上、行動上、導向上把招商引資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鎮政府各職能部門給予積極配合、互通信息、合力攻堅,真正形成全黨動員、全員招商、全民創業的活躍局面。全鎮共有建設項目38個,計畫總投資22.25億元,其中新建項目24個,實際實現投資7.308億元。特別是在重大招商引資建設中,共引進項目9個,計畫總投資3.74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13億元。一是3個續建項目全面完成。分別是①計畫投資2000萬元的京和米業擴規項目,已完成投資1900餘萬元。包括改造一條日產120噸的生產線設備,生產能力從日產420噸提升到日產450噸,另外增加了29個自動化鋼板倉、1台色選機和一條自動化傳輸設備及兩個600㎡的粗殼倉。②計畫投資1800萬元的景豐建材擴規項目,已完成投資1836萬元,並於10月份開始試生產。③計畫投資1000萬元的鴻雁賓館升級改造項目已全面完成並投產營運。二是6個新建項目進展較快。分別是:①投資5600萬元的華中電力機械有限公司擴規項目,廠房的基礎已完成。②投資4000萬元的湖北鳳鳴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鈣塑機械項目,辦公樓和兩棟共4000㎡的鋼架廠房已完工,正在進行設備的安裝。③投資5000萬元的景豐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的規劃設計、場地平整已完成,正在開始廠房建設。④京山凱迪禽業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的禽產品深加工項目,場地三通一平已基本完成,現正在進行廠房建設。⑤計畫投資1億元的生物柴油項目正在抓緊建設,預計年底可投產。⑥投資3000萬元漂白精生產項目,正進行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預計2012年元月可投產。同時狠抓了 6個在談項目 。分別是:①浙江客商郭志華的鑄造項目,計畫投資4000萬元,主要生產農用水泵和高壓清洗設備的配套鑄件;②客商劉華的叉車配件機械項目,計畫投資5000萬元;③八方米業擴規及農產品深加工項目,計畫投資8000萬元;④客商汪勝的木塑型材生產項目,計畫投資1.1億元,新建年產5萬噸木塑型材,正在組織客商再次考察;⑤深圳客商郭慧林準備成立小額貸款公司項目,已到京山考察,正在洽談;⑥深圳客商江則南的碳酸鈣生產項目,計畫投資6000萬元,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
工業發展集中區建設初具規模,發展平台已見成效。
舉全鎮之力加快園區建設步伐。一是高水平規劃園區。鎮黨委、政府依據本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結合各種產業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對全鎮工業園區劃分為陳家山、大石山、蔡家壩、漢宜路工業走廊四大工業發展集中區,切實做到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布局;二是高標準建設園區。重點完善園區的基礎設施配套,突出園區承接重要項目的載體功能。鎮黨委、政府對陳家山工業集中區、大石山工業集中區投資400餘萬元進行“三通一平”和基礎設施配套,入住企業達到 8 家。同時,對漢宜路沿線調整發展規劃,把適合發展工業的地塊進行控制,打造工業走廊;三是高質量引進入園項目。為進一步規範招商引資行為,提高招商引資質量,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確保集中區項目高質量地引進、入園和落戶,全鎮制定出台了《項目入園評估機制》,要求有意向投資入園的企業需提供項目可行性報告,並根據可行性報告和考察情況對項目是否入園進行再次商議和評估。通過層層把關,基本上做到了引進一個,成功一個。在園區土地資源極為有限的情況下,既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又大大提高項目的質量。
服務管理提檔升級,企業規模不斷壯大。
微小企業既是中小企業的主體,又是規模企業隊伍不斷壯大的後備力量。全鎮將微小企業視為是“工業興鎮”的生力軍,在爭創“全市十強工業重鎮”的過程中,不僅要促進規模企業上台階,更要推動微小企業進規模。2011年,為了加快創建工業重鎮步伐,全鎮把“小進規”作為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全鎮新增規模企業5家,達到24家,其中億元企業8家,新增5家。一是建立對企業跟蹤服務機制。採取主要領導負責制,由鎮長牽頭主抓,認真分析形勢,理清思路,對全鎮的企業逐一進行登記摸底,因企制宜,認真分析,一企一策,制訂成長規劃,制訂成長措施,實行專班跟蹤服務,幫助企業及時解決生產、銷售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支持企業加快發展,使企業不斷做大做強。二是建立微小企業培訓機制。通過組織外出考察、聘請高管人員或專家學者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等方式,引導經營者樹立發展意識,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圍繞全鎮特色產業、重點領域,有針對性的培養一支具備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三是完善服務體系。從中小企業的共性需求出發,堅持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原則,加快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旅遊資源

雁門口鎮大觀橋水庫有水面3000畝,常年蓄水面積2000餘畝,壩堤緊靠107省道105公里處,與“瓦廟集戰鬥”的主戰場猴脊山一步之遙,距杭蘭和隨岳高速公路互通處僅10公里。子陵寺位於水面1800畝的葉畈水庫北岸,常年香客不斷。雷頭山是省3萬畝速生杉樹林的主山峰,與歷史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相子所修行的中南山一脈相承,東與盛名鄂中的京山市空山洞旅遊區接壤,在建的杭蘭高速公路擦肩而過,距長荊鐵路京山站僅十餘公里。在水庫開發水上遊樂場,在猴脊山建別墅山莊,在子陵寺築仙山瓊閣,在雷頭山修建度假村、狩獵場,投資者可實地考察,自行選址,自定規劃,自主或合作開發。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雁門口鎮始終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按照《雁門口鎮總體規劃》要求,以“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亮點”為工作重點。
開展“一路兩區三整治”的活動
雁門口鎮貫通了雁政路至江漢路飛雁大道土建工程,打造了雁鳴苑小區一期工程和飛雁小區二期工程,新增住宅面積30000平方米,開展了光武大道、雁門口城區和原管理區小集鎮的環境綜合治理,撤除清理違章建築48處。
加大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
雁門口鎮共投資680餘萬元對興雁街、集鎮自來水管網、清水消毒池、飛雁大道、江漢路等設施的改造升級,購置了垃圾清運車、果皮箱、垃圾桶。
強化城鄉規劃、鎮容鎮貌、建築工地、市場設施的管理
雁門口鎮糾正處理了農村違規占地18起,清理、剷除各類“牛皮癬”500餘張,處置占道經營、亂停亂靠等不良行為300餘起,規範了建築垃圾及時清運程式,修復、清理城區各類排水系統。
2017年,雁門口鎮共刷黑雁鳴路、建政路3.5公里,硬化一環路道路1209.5平方米,完成4000平方米的購物廣場和3000平方米的休閒廣場,新建下水道261米,鋪設彩磚1512平方米,路沿石557米,栽植桂花樹119棵,建樹池119個,檢查井7個。

新農村建設

雁門口通過認真規劃和積極爭取,雁門口鎮將瓦廟村作為全省宜居新村的示範點,已完成該宜居新村水泥路面硬化、路兩旁的花壇、休閒娛樂廣場、村委會辦公樓、廣場環形路及綠化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新建居民住宅房100套,已初步通過省、市的驗收考評。
2011年全鎮全面完成了移民新村安居、道路和水利基礎建設工程。長崗、田家門樓村兩個武當山移民安置點,共集中安置移民71戶288人後。鎮黨委、政府又投資600萬元,新修通村水泥路21千米,通組水泥路70千米,沙石路30千米,新建維修渠道40千米(硬化20千米),新建堰塘10處,機台5處。全體移民的生產生活設施齊全,移民情緒穩定,生產正常,生活滿意。

社會保障

全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正在啟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進一步鞏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開始啟動 ;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進一步完善,全鎮共有衛生院1所,醫生100人,病床42個。

文化教育

雁門口鎮九年制義務教育得到普及和提升,全鎮共有中國小校6所,其中國小5所,在校教師106人,學生1651人,中學1所,在校教師87人,學生782人,適齡兒童入學鞏固率達100%。2011年全鎮中考綜合考評居全縣第四名,榮獲基本無輟學鄉鎮和學校榮譽稱號;鎮、村文體事業和文體產業得到發展,全鎮建有文體站1個,籃球場16個,農家書屋36家,成立民間樂隊12個,腰鼓隊5個,健身舞隊17支,象棋協會1個,民眾性文體活動豐富多彩,2011年共組織民間文化展演、籃球賽、象棋賽等活動10餘次,極大豐富了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特色產業

小龍蝦養殖產業
湖北省政府京山市雁門口鎮把小龍蝦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主導產業,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部門搭台、民眾唱戲”的特色養殖新路子,並成為雁門口鎮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經濟成長點。
為加快小龍蝦產業發展,雁門口鎮拿出2萬元基金,對雁門口鎮龍蝦養殖有一定規模的大戶進行獎勵,並組織水產、信貸、財政稅務等部門專門針對小龍蝦養殖與銷售等制定金融貸款、財政扶持、水產服務、稅務免稅等優惠政策.中國水產養殖網.雁門口鎮水產服務中心也全力搞好服務,組織小龍蝦養殖戶參觀學習和進行技術培訓,對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還實行上門指導跟蹤服務等,為小龍蝦養殖提供有力的保障
雁門口鎮共發展小龍蝦養殖面積達到8311畝,預計可實現產量1666噸,可創產值1662萬元,僅此一項將為雁門口鎮農民實現人均增收50元。

地方特產

九斤黃雞
九斤黃雞是雞的一個品種,雄雞體重可達九斤,雌雞可達七八斤。通稱“九斤黃”。體型較大,呈三角形。公雞羽毛有黃胸黃背、紅胸紅背和黑胸紅背三種。母雞全身黃色,有深淺之分,羽片端部或邊緣常有黑色斑點,因而形成深麻色或淺麻色。頸羽、主翼羽及尾羽有時黑色。公雞主翼羽和副翼羽多呈部分黑色,副翼羽金黃色或帶黑色;母雞主翼羽及副翼羽黃色,但腹翼羽雜有褐色斑點。
鮸狀黃姑魚
鮸狀黃姑魚屬石首魚科,黃姑魚屬,俗稱鮸鱸,主要分布在中國湖北、湖南、廣東等亞熱帶海域。該種魚類為肉食性,具有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等優點,是淡水魚類中具有推廣價值的好品種。外形與日本黃姑魚相似,均有頰孔六個,但與日本黃姑魚不同的是,尾鰭楔形,眼大,頭長為眼徑的5.4倍,體呈青灰色,側線鱗明顯。

領導班子

鎮黨委書記:曹建國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陳力
人大主席:邵書凱

交通

雁門口鎮位於湖北省京山市西南部,與京山市錢場鎮石龍鎮永隆鎮相毗鄰,距省會武漢130公里,距荊門市100公里,距長荊鐵路京山站25公里,距漢水沙洋碼頭35公里,距隨岳高速公路武荊高速公路分別為20公里和15公里,交通較為便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