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運河古鎮

隋唐運河古鎮

隋唐運河古鎮位於淮北市相山區南黎路與長山路交口東南側,臨近淮北最大的公園--南湖生態濕地公園項目,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環境資源豐富,是城市未來規劃發展的核心區位。項目占地面積約523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5億元,由五鳳三閣景區、元辰殿、月老神廟、漕倉堰閘景區等部分組成,呈現獨特且豐富的隋唐運河古鎮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隋唐運河古鎮
  • 外文名稱:THE TOWN ON SUI&TANG DYNASTIES'CANAL
  • 地理位置:安徽淮北
  • 占地面積:523畝
  • 景點級別:世界級文化遺產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五鳳三閣景區、元辰殿、月老神廟、漕倉堰閘景區
歷史沿革,地理位置,景點,綜述,主要景點,古建築,

歷史沿革

2013年10月28日,安徽省旅遊集團與淮北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定啟動淮北隋唐運河古鎮文化旅遊綜合項目。
2014年6月,隋唐大運河申遺成功,柳孜碼頭作為重要遺址點之一,成為安徽省第三個世界文化遺產。
2014年9月10日上午,隋唐運河古鎮核心景區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2016年7月,隋唐運河古鎮一期二標段正式破土動工。
2016年9月底,隋唐運河古鎮標誌形象建築“五鳳三閣”景區開始試運營並對外免費開放。
2017年12月底,隋唐草市(古鎮一期商業街區)正式開街運營。
2018年9月,隋唐運河古鎮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2018年10月,隋唐運河古鎮唐乾里、運河大觀園項目相繼開工建設。
隋唐運河古鎮隋唐運河古鎮

地理位置

隋唐運河古鎮
“淮北隋唐運河古鎮”位於相山區南黎路與長山路交口東南側,項目規劃占地總面積約523畝,項目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標準建設,規劃總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5億元,由安徽省旅遊集團斥資打造。
項目秉承以建築彰顯隋唐文化,以五鳳三閣為代表的古鎮特色建築,完美運用了斗拱、梁架、藻井、雕花,重檐廡殿、層檐重欄,層層交疊的隋唐建築符號,顯現出傲視古今的歷史風骨與大氣磅礴的隋唐氣韻,給人強烈的藝術震撼力,其獨具特色的隋唐建築風情將成為淮北城市旅遊地標,並成為淮北的旅遊文化名片、城市會客廳和文化形象視窗。
在旅遊品牌建設上,隋唐運河古鎮將依託隋唐歷史文化、大運河文化、淮北區域文化、民俗文化等旅遊資源,打造成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商旅小鎮品牌。同時積極創新旅遊地產開發模式,把高起點、高品質、高品位規劃設計與特色旅遊運營結合在一起,努力提升淮北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水平,加快淮北及皖北地區旅遊市場繁榮。
植根於隋唐燦爛文明、植根於皖北、淮北深厚的歷史文化,整個項目的建築形態以隋唐時期民居古建風格為基調,以運河文化為核心,同時結合淮北地域文化、隋唐文化特色,形成古鎮浪漫休閒區、參訪體驗區、核心演藝區、遊客服務區、運河大觀園、運河人家、民宿客棧區-故鄉飯店等多個功能分區,建設富含文化歷史元素的五鳳三閣、元辰殿、月老神廟、漕倉堰閘等標誌景點景區。

景點

綜述

隋唐運河古鎮核心景區工程是繼“五鳳三閣”文化展示中心工程基本完工後又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古鎮核心景區工程兼顧休閒、娛樂商業等服務內容,規劃結構為“三軸、四點、八片”。其中,啟動建設的五大核心景點,各有千秋、別具匠心。該工程將以歷史研究為基礎,科學、準確、全面再現隋唐運河古鎮豐富的建築和文化場景。景觀內容全面涵蓋漕運水利、商業手工業、宗教民俗、休閒娛樂、教育文化、社會管理。主要包含浪漫休閒區、參訪體驗區、核心演藝區、民俗客棧區、旅客服務區和夢幻娛樂展館等六個功能分區。

主要景點

五鳳門
五鳳門建築仿製唐貞觀年間的相王寺大雄寶殿,採用唐代寺廟大殿常見的重檐廡殿形式,廡殿頂的正脊和四條戧脊猶如五鳳翔空,寓意“五鳳翱翔於天際,福運潤澤於此地”,東西耳廳為唐代常見的四角攢尖屋面,東西雙闕採用漢代子母雙闕形制,建築翹角飛檐如鳳舞九天,故名五鳳門。
三佛閣
三佛閣建築群,原為供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仿唐時遺存建築而建,包括親水平台及東西中三閣,建築以閣道飛跨相連,主要功能為展示淮北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建築造型上吸收了唐代敦煌壁畫中阿彌陀經變化中的三閣意向,層檐重欄,氣勢恢宏。登閣可觀賞古鎮全境及遠望中湖之浩渺。
月老神廟
月老形象最初是在唐朝小說家李復言的小說集《續玄怪錄》中《定婚店》篇出現。記載了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書生韋固路過宋州宋城縣(今商丘),借宿在南店客棧巧遇月下老人的故事。後來,宋城縣的縣令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把韋固原來住的旅店題名為"定婚店"。月老的傳說由此而來,此後世代相傳,男女老少皆知,月下老人也成了媒人的代稱。月下老人以紅繩相系男女,確定男女姻緣,體現了唐朝人對愛情與婚姻"前世注定今生緣"的認知態度。
元辰殿
隋朝(581—618年)實行佛道兼容政策,雖以崇佛為主,但對道教也甚為重視。隋文帝把他的開國年號命名為“開皇”,這個稱號便取自道經。文帝還建道觀、度道士,以扶持道教發展。隋煬帝崇道更甚,在位時於長安就修建了10座道觀。元辰殿作為道教中供奉斗姆元君的道觀,正是與隋唐時期的道家文化一脈相承。斗姆元君的“斗”指北斗眾星,“姆”即母親。斗姆即北斗眾星之母。道教認為斗姆為無極元始天尊的陰氣所結,故有“道母”之稱。
自古以來元辰殿供奉斗姆元君及六十位本命神(六十甲子),凡是符合生息繁衍、物情舒張之理的願望,都可以向斗姆元君禱告。六十甲子表按人出生的年份,分為十二屬相,位於元辰殿以北的生肖廣場就赫然矗立著栩栩如生的十二座生肖雕塑。
漕倉堰閘
漕倉堰閘景區由轉般漕倉、斗門船閘和拖船堰埭3個景點組成,是集中體現隋唐運河水利水運文化及技術的景點,也是古鎮調節水位和遊船通航的主要設施,建築主要採用唐代的典型建築風格。
斗門船閘
中國是建造船閘最早的國家,秦始皇33年(前214年)所興建靈渠上陡門是見於記載的單斗門船閘,比西方最早的1375年荷蘭船閘早1500多年。在隋唐大運河上,單斗門船閘大量使用,並常常和堰埭並列使用。
轉般漕倉
象徵性地復原建設一座發揮儲備糧作用的平準倉(正倉),位於閘塘中央,參考了敦煌壁畫和日本飛鳥、奈良時期(相當於中國隋唐)的倉敖建築遺存,採用高台基座上的架空木結構,唐式八角攢尖瓦頂建築。
拖船堰埭
古代拖船過堰技術,最早的堰埭記載於三國吳赤烏8年(245年)的破岡瀆,在唐宋時有較大發展,在隋唐大運河上普遍套用。堰上配置人力轆轤、牛力轆轤和電動轆轤,遊客可以親自動手體驗,也可由牛力和電力轆轤絞拉運河遊船過堰,進入內部水系遊玩。

古建築

安徽省旅遊集團是安徽省屬企業中唯一一家從事旅遊產業經營的省級旅遊企業集團,經過多年努力,如今已成為“主導產業突出、經營板塊合理、產業鏈條完整、運營體系科學”的跨地區、跨行業經營的現代化大型旅遊集團。在“共融共生,共進共贏”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念指導下,以宏大的氣魄參與淮北隋唐運河古鎮建設,一定能為精緻淮北開闢出一片新的天地。
據淮北新聞網訊息 項目位於相山區南黎路與長山路交口東南側,淮北隋唐運河古鎮是我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由安徽省旅遊集團和淮北安興古鎮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項目規劃占地面積約523畝,總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標準進行建設。
作為隋唐運河古鎮最重要的景點“五鳳三閣”主體建築已經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五鳳門建築群以主體建築“五鳳門”為中心,以連廊聯繫東西耳廳和東西石闕,五座建築翹角飛檐,如鳳舞九天,故名五鳳門。
五鳳門內部設有詩雨牆、遊客畫廊、老故事影廳、景區沙盤,通過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展示了淮北本地的民俗文化,再現隋唐運河的悠久歷史。
在距離“五鳳門”不遠處,“五鳳三閣”的另一重要建築“三佛閣”也已經進入內部裝修環節。層檐重欄,登閣即可觀賞古鎮全景,遠眺相山秀色,與“五鳳門”一起,共同代表了隋唐建築的大氣與恢宏。三佛閣為唐貞觀年間相王寺遺存建築。三閣分別供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中間以隔道飛跨相連。在三佛閣內不僅可以欣賞到傳統梆子戲,還可以品到地道棒棒茶。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古鎮核心景區工程兼顧休閒、娛樂商業等服務內容,規劃結構為“三軸、四點、八片”。其中,啟動建設的五大核心景點,各有千秋、別具匠心。該工程將以歷史研究為基礎,科學、準確、全面再現隋唐運河古鎮豐富的建築和文化場景。景觀內容全面涵蓋漕運水利、商業手工業、宗教民俗、休閒娛樂、教育文化、社會管理。主要包含浪漫休閒區、參訪體驗區、核心演藝區、民俗客棧區、旅客服務區和夢幻娛樂展館等六個功能分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