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古城

宜興在春秋戰國時稱荊邑,因荊溪貫穿東西全境,荊溪又因古時溪河兩岸荊棘叢生,故名。秦二十五年(前223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郡縣制時,改荊邑為陽羨。至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因王玘(周處長子)屢興義兵,平定江南,勛誠並茂,帝嘉其勛,將陽羨改為義興郡,以彰其功,直至宋太宗(本名匡義,又名光義)為避諱,於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改義興為宜興,沿用至今,這就是宜興的由來。 陽羨古城(即今宜城鎮),歷來是宜興縣(市)沿之所在,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羨古城
  • 直徑:三里
  • 周長:一里九步
  • 東西:夾兩九
古城簡介,位置變遷,修繕歷史,

古城簡介

陽羨古城,城垣雖小,城門有七座。東門因荊溪六水通過眾多瀆港入太湖,故曰“百瀆門”,另在城樓上有“吞吐太湖”的橫額,南城門原稱“南興門”,後稱“荊溪門”,並有“南山屏障”的橫額,北城門原稱“慶源門”,後稱“陽羨門”,西城門因面對兩九,故稱“西溪門”,直到明代宏治十一年(1498年)徐閣老告老回鄉,其府第在城東伏溪河畔,在城的東南部新一座城門,名曰“小東門”,亦稱“蜀山門”,因對大浦、蜀山東南鄉一帶農民入城亦多方便。後因公園擴展至城西九邊,便在虹橋處特 一座城門,名曰“公園門”,俗稱“小西門”,便於民眾到西九遊覽。
民國十三年(1924年)為方便交通,在城垣的西北角,新設了一個“小北門”,因這年是農曆的甲子年,故又名“甲子門”,俗稱“新北門”。 陽羨古城由於荊溪自西至東貫穿城之中心,很自然地把這座古城劃分為南北兩半,全城的交通全靠中間的長橋和東西城沿的東水關橋(又名廣濟橋)、西水關橋(又名通利橋),原來都是木橋,至明代正統間才易石重建。到清代雍正三年(1752年)將宜興分為宜興、荊溪兩縣,但縣治均在宜興城內,直至辛亥革命後,才將兩縣合併(撤去荊溪縣)為宜興縣。

位置變遷

據考自漢以來,陽羨古城屢有變遷,相傳陽羨古城的城址有三:一是秦漢時代的古城,又名蝦虎城,在今碓坊、土城一帶,正對著團九蝦籠涇而得名,又名蝦城,因城牆用土壘砌,故俗稱土城,村(居委)名沿用至今;二是六朝時代的陽羨城,自晉時升縣為郡,城址移至縣南,據縣誌載:“陽羨城在梅園嶺稍西,為大澗、彭莊一帶的君山(即銅官山)六麓,平林清曠,距今縣城十五里許,疑是陽羨古城舊址”俗稱“大漢 ”,縣城址久廢,遺蹟無存;三是宜興城,為三國孫吳赤烏六年(243年),改築六陽羨城,舊有兩門,南曰“南興門”、北曰“慶源門”。起初的城只在長橋北面,城(約合635米),後來擴大到橫跨荊溪南北,(約1500米),城周長九里三十步(約4545米),城高二丈五尺,濠闊三丈余,深一丈五尺,有東南西北四門,後增設小東門,各建戌樓於上,據傳其城牆是明初宜城總制楊國興為固守防禦來犯之故,便易土以磚所築。

修繕歷史

永樂四年(1406年)益展拓之,南距周瀆,北至慶源,。宏治四年(1491年)令陳策復修。正德七年(1512年)劉一中修整雉堞,並築東西北三水關,俱有閘,有護堤。十四年(1519年)劉秉仁復修。嘉清三十四(1555年)令董鯤以倭警,增設敵台五座,四十三年(1564年)增設東西關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