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朝鄉

陽朝鄉

陽朝鄉位於保靖縣東南部,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0公里,東部及東北部分別與古丈縣雙溪鄉、斷龍鄉接壤,東南與本縣葫蘆鎮相連,南與本縣的塗乍鄉一溪相隔,西南與本縣的水銀鄉、西及西北部與本縣的遷陵鎮相連。全鄉共120.03平方千米(2017年),耕地1128公頃,12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陽朝鄉
  • 外文名稱:Yangchao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湖南保靖縣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743
  • 地理位置保靖縣東南部,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0公里
  • 面積:120.03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17791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概況,沿革,代碼,社會,打非治違,

概況

保靖縣轄鄉。轄12個行政村。是土家族聚居鄉。

沿革

2005年,仙仁鄉、陽朝鄉合併設立陽朝鄉,鄉政府駐陽朝;同年撤併行政村。

代碼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3125217:~201 210陽朝村 ~202 220科秋村 ~203 220米溪村 ~204 220龍頭村 ~205 220梭落坪村 ~206 220甫吉村 ~207 220仙仁村 ~208 220猛科村 ~209 220溪洲村 ~210 220夕鐵村 ~211 220龍家村 ~212 220麥坪村
原【陽朝鄉】為土家族聚居鄉。位於縣境中南部,距縣城9千米。東至白溪關河,西接水銀鄉,南與塗乍鄉毗連,北鄰梅花鄉。1951年置陽朝鄉,1958年置陽朝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鄉政府駐陽朝,轄小河、陽朝、石家、拔麥、團結、甫吉、馬兒沖、旮湖、溪州、幾洞、龍家、麥坪、夕鐵、興塘、猛科、卡洞16個行政村。2002年末,全鄉面積61.6平方千米,人口12122人,轄16個行政村,75個村民小組。
原【仙仁鄉】為土家族聚居鄉。位於縣境城東南部,距縣城25千米,東連古丈縣雙溪鄉,南領葫蘆鎮,西與塗乍鄉接壤,北與陽朝鄉一水之隔。1951年置仙仁鄉,1956年合併為小白鄉,1958年置晨光公社,1961年析置仙仁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鄉政府駐科秋,轄科秋、他栗、小白、仙仁、龍頭、半溪、宋家7個行政村。2002年末全鄉面積37.0平方千米,人口4021人,轄7個村,44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科秋村。
截至2017年,該鎮(鄉)行政總面積120.0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791人。

社會

交通較為便利,全鄉只有龍頭村未修通公路,公路里程達83.6公里。水利便利,共有8座水庫,素有“糧倉”的美譽。全鄉GDP達4100萬元,財政收入97.3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300元,比2004年分別增加530萬元、7.5萬元、260元。建立了以陽朝、溪洲、梭落坪、甫吉的椪柑,米溪村的布朗李為主的水果生產基地5000畝,開發宋家村花椒200畝,龍頭村板栗200畝、布朗李150畝,麥坪村板栗200畝;建立了仙仁村、科秋村以養羊、養牛為主的養殖專業村,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產業。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引進州民生公司成立“仙人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投資220萬元墾復仙仁茶場1200畝,建立“仙人茶”茶葉生產基地1200畝,公司生產的“仙人云霧茶”系列在北京農博會上獲金獎及最暢銷產品獎,公司已被縣列為龍頭企業扶持發展。該鄉制定優惠政策,引來千頭豬場落戶唐家河,豬場一期工期已完工並出欄肉豬700頭,二期工程正在建設,兩個企業每年為該鄉農民增加收入50萬元,增加稅收20萬元。

打非治違

近日,保靖縣陽朝鄉根據階段性工作和本轄區行業特點,深入推動安全生產領域中的“打非治違”工作。
3月27日,陽朝鄉人民政府組織安監站、國土資源所、派出所組成聯合督查組,在全鄉範圍內展開“打非治違”專項行動。落實採石場、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打非治違”的監管責任。
保靖縣陽朝鄉保靖縣陽朝鄉
督查組共印發交通運輸宣傳材料280餘份,排查事故多發路段3處,並對境內所有車輛進行排查,做到車輛車主均登記在冊。督查組對5輛非法營運及無牌無證車輛進行處罰,禁止其上路行駛,確保無交通安全事故發生。
在陽朝鄉龍頭村梳頭溪採石場,督查組了解到該採石場是打洞開採方解石,需使用危爆物品,且證件手續不齊全。公安部門責令負責人立即停工,安監和國土部門當場對採石場法人代表下達了《責令限期整改指令書》和《停工通知書》。
本次行動切實解決影響和制約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嚴厲打擊了各類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進一步規範了安全生產法治秩序,強化了社會和諧穩定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