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的文學世界

陳舜臣的文學世界

《陳舜臣的文學世界》是2008年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陳舜臣的文學世界
  • ISBN:9787201059631
  • 出版時間:2008-07-01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編輯評論,目 錄,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陳舜臣日本的著名作家,其不少作品不僅有漢語版,還有英語版、朝鮮語版。因此,陳舜臣文學不僅屬於日本,也屬於中國,更具有世界意義。可以相信其文化思想發出的震撼音符,不僅迴蕩在日本和中國的歷史上空,還將迴蕩在世界歷史的廣闊星空中,那深邃、美妙的音符將構成一曲對人類追求和諧、消除民族差異的交響曲。所以,陳舜臣文學具有跨文化的國際視野及超越民族、語言、宗教的鮮明特點。我們用時代與文化雙重透視”的方法來考察陳舜臣文學的內涵,對於認識其文學價值及獨特的歷史觀及為重要。這也睚是我選定陳舜臣為研究對象,並以陳舜臣的文學世界作為博士論文主攻方向的主要原因。我希望通過對陳舜臣人生旅途、文學成就的評述和探討,在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坐標上,更加清晰地認識他成為一代文學大師的成因、成就和某些局限性。

編輯評論

在某種程度上,作家的全部作品融匯在他的處女作之中——有這樣一種說法。不僅一個人這樣說過,而且幾個人都說過相同的話,只是我記不清是誰說的了。我的處女作是獲得江戶川亂步獎的《枯草之根》。我對這部作品情有獨鐘。這部作品以神戶為舞台,登場人物是有中國背主的人,即多為華僑。故事情節與人們背負的過去有著深層的聯繫。我必須搞清將這個時代的東亞居民捲入動亂的原因。從我立志當作家起,就想寫我所經歷的時代”。這個時代籠統地說就是近現代史”。那究竟是什麼時代呢?我讀了各種史料,堅信鴉片戰爭就是這個時代的開端。

目 錄

致中國讀者
前言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關於陳舜臣研究的思考
第三節 研究現狀
第四節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活躍在主流文壇的華裔作家
第一節 生存環境造就“人性化派”作家
第二節 作品分類及風格
第三節 執著的文化貢獻
第四節 “雙重邊緣”文化現象
第二章 走向文壇的探索之路
第一節 在兩種語言中磨礪的童年(1924-1936)
第二節 在迷茫的碰撞中成長的少年(1936-1941)
第三節 在戰時勸盪期中探索的青年(1941-1945)
第三章 陳舜臣文學誕生的時代背景
第一節 心中的故鄉與現實的台灣
第二節 在尋覓與探索中走向文壇
第三節 多元文化的神戶與華人社會
第四節 戰後日本文壇的格局和變化
第四章 文學的植根與文化的融合——初登文壇的推理小說《枯草之根》
第一節 追尋生存之“根”
第二節 尋找社會和戰爭之“根”
第三節 “根”系中國文化的沃土中
第四節 “根”植日本社會的土壤中
第五章 獨闢蹊徑的文學敘述方法——推理和歷史協奏曲《青玉獅子香爐》
第一節 把“物”人化的敘述方法
第二節 歷史框架中的推理方法
第三節 變換視角敘述歷史的方法
第六章 用“複眼”解讀亞洲近代史的序幕——小說《鴉片戰爭》的文學史觀
第一節 亞洲近代史的序幕
第二節 多視角多層次的描寫
第三節 小說《鴉片戰爭》的國際視野
第七章 以史抒懷再現歷史波潤
第一節 中國近代史小說的開拓者
第二節 以史抒懷談古論今
第三節 塑造獨具特色的歷史人物
第八章 文化認知與超越
第一節 從探索身世到致力於文化交流
第二節 探索超越民族和文化的世界主義
第三節 以文化敘事蜚聲文壇
第九章 用文化隨筆架起交流之橋
第一節 《日本人和中國人》的“求同存異論”
第二節 《日本的中國的》的“鄰人論”
第三節 《日語與漢語》的“文化論”
第四節 《六甲隨筆》由文化轉向社會評論
第十章 用自傳和詩歌進行文化傳遞
結語
附錄
陳舜臣先生訪談紀實
陳舜臣大事年表
陳舜臣主要獲獎簡歷
陳舜臣作品目錄及簡介
陳舜臣作品漢譯書目表
陳舜臣文學評論綜述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7-01
·版次:1
·總頁數:300
·印刷時間:2008-07-01
·印次:1
·字數:250000
·ISBN:9787201059631
·大小:32開
·裝幀:簡裝
·紙張:膠版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