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筠泉文集

陳筠泉文集

陳筠泉文集》是2005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筠泉。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陳筠泉著出 版 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5-1
版 次:1頁 數:515字 數:402000
印刷時間:2005-5-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532617685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收入這本文集的是作者在這時期所寫的47篇文章。根據這些文章的內容,大致分為以下六編,即哲學編、科技編、文化編、倫理編、現實編和評價編。全書大約35萬字。
粉碎了“四人邦”,結束了“文章”,我們祖國的各項事業迎來了春光明媚的季節。通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討論,思想理論界迅速打破了萬馬齊暗的局面。哲學恢復了它應有的尊嚴,獲得了新的生機。
本書對哲學界的重要人物、重要活動和重要著作進行了一些評論,目的是想推動哲學方面的學術評論工作和促進哲學研究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簡介

陳筠泉,男,1935年生,浙江海寧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1959年7月蘇聯莫斯科大學哲學系畢業。回國後,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後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1981年到1989年任《哲學研究》雜誌副主編,1990年到2003年任該刊主編。1985年被評為編審。1983年到1990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1991年到1998年任哲學所所長。從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同時兼任全國社科基金哲學學科評審組副組長等職務。主要研究領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方法論、文化哲學和蘇俄哲學等。

目錄

自序
哲學編
邏輯證明能否代替實踐檢驗
偉大的轉變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課題
列寧在新經濟政策時期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發展
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體系和結構的研究
《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異化問題
近年來蘇聯哲學研究中提出的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科學知識體系中經驗因素和理論因素的相互關係
唯物史觀中真理和價值的統一
《福樂智慧》中知識與信仰、理性與價值的問題
在西安召開的國際老子研討會上所作的開幕詞
擔負起東方哲學與文化研究的使命
《公孫龍子》的邏輯正名思想
關於否定性的辯證法
《資本論》的研究方法
哲學知識講座(2002年8月)的講授提綱
科技編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滲透的哲學意義
馬克思論科學在生產中的套用
鄧小平論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正確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國
符號學與人文社會科學跨學科研究
文化編
文明與文化——論資本的文明作用及其文化局限性
馮友蘭的文化觀
孫中山先生論物質文明與心性文明的關係
人類文化中的理性和價值
列寧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正確地看待我們民族的文化及其傳統
加強國際文化戰略的研究
毛澤東和鄧小平的文化建設理論
研究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哲學意義
關於人文奧運的深刻內涵
倫理篇
進一步推動經濟倫理的研究和發展
應當重視企業倫理研究
倫理傳統中的“黃金規則”
制度倫理和公民道德建設
從中國倫理傳統看普遍倫理
現實篇
評價編
主要著作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