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炯明墓

陳炯明墓

陳炯明墓位於廣東省惠州紫薇山上,於文革時被毀,現已修復。陵墓是民國時期的亭式建築,墓碑高約3米,俯視西湖。碑銘為國學大師章太炎親筆題字。其墓園歷經風雨主體仍未損毀。1990年,被惠州市政府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炯明墓
  • 類型:陵墓
  • 主人:陳炯明
  • 位置:廣東省惠州紫薇山上
簡介,人物生平,交通,

簡介

煌煌生前事,寂寂身後名
在如今陳炯明墓入口處的台階邊立著一塊石碑,刻著陳炯明的百字簡介,上面赫然有“1922年背叛孫中山,盤踞東江流域,至1925年被東征軍擊敗”的字眼。90多年過去了,這位辛亥元勛,依然無法逃脫被唾罵的命運。
來惠祭拜陳炯明的海豐鄉親來惠祭拜陳炯明的海豐鄉親
豐山紫薇山只隔著一條馬路。豐山是惠州西湖名山之一,山上矗立著高大的東江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每年清明節都會有無數人前來祭拜。比起豐山,曾因山上廣布紫薇樹而得名的紫薇山如今毫不起眼,上面滿是民居,根本看不出山的樣子。陳炯明墓就在路邊的山包上,剛剛修繕過,墓上新舊水泥截然分明。有人曾描述記憶中陳炯明墓的情景:“墓前是綠草如茵的大草坪,周種南洋大杉。一條石階松徑直通山下湖上埠頭,那是一灣深而清澈的水域,連通鱷湖,若望遠處歸舟,湖風陣陣,給人幽曠空明的感覺。”
“文革”期間,陳炯明墓遭受破壞,雖然鋼筋水泥澆制的堅固的墓冢、墓碑亭只被敲掉了一些邊角,但旁邊的守墓室卻被蕩平。據說紅衛兵想炸陳炯明墓,被當時的生產隊長阻止了:“萬一炸墓飛出來的石塊砸壞旁邊的民房,誰來負責?”“覺悟不高”的生產隊長保護了陳炯明墓。
據陳炯明的外孫女柯玲瑜稱,“寂寞的紫薇山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路,建房,房屋像雨後春筍,一年比一年多,最終滿布紫薇山,並侵占陳炯明墓地。”陳炯明墓被擠在民宅之中。
2010年,界別委員活動結合致公黨的“僑”、“海”特點,前往惠州調研陳炯明墓保護情況,促成惠州市政府出台了陳炯明墓園修複方案。
為對歷史的尊重,惠州市於2012年4月出資2100萬元人民幣修繕陳炯明墓園。墓園占地面積約7754平方米,除對陳炯明的墓冢、墓碑亭進行修復外,還恢復了墓前廣場以及墓園陳列室、管理房、雕塑台等。

人物生平

陳炯明(1878年-1933年),字競存,廣東海豐人。中華民國時期廣東軍政領袖,畢生堅持聯省自治的政治主張,致力於以和平協商的方式統一中國,與孫中山奉行的中央集權、不惜以武力征戰謀求統一中國的政治綱領不合,最終分道揚鑣、反目成仇,為國共兩黨均不受歡迎的爭議人物。下野後退居香港,協助海外最大的華僑社團組織“洪門”轉型為中國致公黨,並首任該黨總理。後病卒於香港,翌年遷葬廣東惠州西湖畔的紫薇山。陳炯明主政廣東期間頗有建樹。主張“聯省自治”和平統一中國,因廣東現實的困難,反對孫中山的北伐革命。

交通

地點位於惠州西湖北門(對面為豐山公園)沿湖左走,前行不遠處有一個路口,路口的右邊是一處加油站,加油站對面就是陳炯明墓前廣場,沿台階上去就是陳炯明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